第A03版: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黄巧针:坎坷的人生也一样闪光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黄巧针:坎坷的人生也一样闪光

1月21日上午,黄巧针在彩印店里为顾客复印资料。
黄巧针为顾客设计广告
 

□本报记者 李科学 文/图

1月21日上午,在舞钢市八台镇一家彩印店里看到黄巧针时,记者还以为找错了对象。根据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她因车祸腿部截肢,但迎面走来的她步态稳健,笑容温婉中透着自信——仔细观察,才看得出她左腿稍有不适,穿戴着假肢。

参加艺术团全国巡演、回家乡带残友就业、开办彩印文具店……车祸截肢后,自强是黄巧针人生的底色。

近日,市残联、市乡村振兴局授予黄巧针和我市其他10名残疾人“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典型代表荣誉称号,并予以通报表扬。这个荣誉对她既是肯定,也是鼓励。“我会继续服务和帮助更多的残障伙伴,用自己的力量贡献社会。”

车祸截肢,奋力逐光而行

2004年,18岁的黄巧针和16岁的弟弟在广东省中山市打工。两人搭乘的载客摩的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黄巧针左小腿截肢,弟弟左大腿截肢。

黄巧针月余后才清醒,因脑震荡导致以前的记忆也断断续续。父母从老家赶来,看着两个孩子,父亲一夜之间白了头。

不久后,黄巧针转院回家乡治疗,又养了一年多伤。作为家里的老大,一贯懂事的她虽然痛苦,但很快接受了现实。她劝解弟弟:咱俩要是再撑不住,爸妈咋办?“既然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自己去适应。”

弟弟年龄小,恢复得快。2005年,经舞钢市残联推荐,弟弟被省残联选中到甘肃参加全国残疾人坐式排球锦标赛。他从一位同伴处了解到北京市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正选拔演员。这是全国第一个残疾人艺术团,有40多名团员,在2005年春晚上表演的《千手观音》轰动全国。姐弟俩决定一起去试试,结果都被选上了。

出事后,她也颓废过,想过放弃,对未来很迷茫,“最开始我也没信心”。黄巧针说,团长先让姐弟俩看了在北京一所大学礼堂里的演出。轮椅歌唱家、口咬毛笔写字的无臂书法家、拄着拐杖的肢残人舞蹈……团员们用残缺的身体诠释着对生命的热爱,全场动容,黄巧针也被深深震撼。这一刻她“瞬间感觉自己也可以有用,不一样的人生也能活出一样的精彩”。

姐弟俩刻苦学习、排练,相互鼓励、扶持,有了固定的舞蹈、小品等节目。在艺术团的8年时间里,两人走遍全国,在各地剧场、大中小学等参加巡演5000多场,“很多学生被感动,边看边哭,因受到激励更加努力”。

最让黄巧针高兴的是,10年前,剧团来到平顶山,在市区和舞钢均进行了演出,她深深感受到家乡父老的热情。“在外地和回自己家演出是不一样的,在家乡就像汇报演出一样,特别高兴。家乡父老很真诚,对我们特别好,氛围特别好。”

29岁时,黄巧针回家乡结婚生子并稳定下来,弟弟如今还在剧团从事幕后工作。

“上天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真是这么回事。”黄巧针说,这段经历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她坚强、自信,深信即使身体残疾,也能活得精彩。

回乡创业,带领残友创收

2021年,黄巧针接到舞钢市残联通知,参加了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假发编织技术免费培训班,培训老师是从许昌一家发制品公司请来的。黄巧针从这个项目中看到了机会:假发行业前景很好,销路广、市场需求量大,更重要的是适合身体不便的残疾人就业。

“当时很多残疾人家庭的成员无法外出打工,现在大家在家就能解决就业问题,对生活会有极大帮助。”培训结束后,黄巧针到许昌当地工厂详细了解了产品特性和后期回收相关流程,与厂家达成供销协议。回来后,她在舞钢市八台镇创建“美丽工坊”,从事假发制作。

经过宣传,附近村里的残疾人都来了,培训后上岗。工坊累计为附近村的残疾人家庭解决就业50多人。到工坊上班、领回家制作、偶尔“兼职”都可以,形式灵活,一名残疾人每月能收入数百元至上千元补贴家用。

“残疾人和家庭成员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人生价值,也在乡村振兴中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儿力量。”黄巧针很高兴。

去年年初,外出打工的人多了,许昌当地工厂工人也饱和了,假发订单逐渐减少。黄巧针又在八台镇开了一家彩印店,提供打印、喷绘、广告设计等多种服务,兼营文具销售等。这是镇上第一家专业彩印店,以前都是照相馆兼营复印业务。

黄巧针以前曾在镇政府相关部门公益岗工作过,报材料、做表格很有想法。她说,信息化时代需要不断学习。2020年公益岗结束后,她专门到舞钢市大型文印店里学习排版设计等,为开店做准备。“不管从事哪一行,都要把事情做好。”

在儿子眼中,自己的妈妈“很厉害,什么都会”。儿子放学后在一旁写作业,黄巧针做资料、排版,孩子会骄傲地说:“妈妈真棒,这么快就做好了。”

“我觉得很满足。孩子很懂事,从来都不会想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看到我的腿,他会心疼地问我痛不痛。”黄巧珍说,自己这么努力,其实也是想给孩子做个榜样,“要不断努力奋斗,即使身体有残缺,依然可以闪光”。

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

黄巧针是八台镇沟李村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入户调查上报信息、上门服务、宣讲政策,残疾人有需求要帮助他们联系上级部门解决……村里的残疾人看见她就像家人一样亲切。彩印店也成了残疾人的“大本营”,黄巧针免费帮残疾人整理和打印办证件所需资料、复印材料、照证件快照等。“残疾人专职委员就是桥梁和纽带,打通服务残疾人群体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巧针是个好闺女,帮了俺大忙。”村里的残疾老人刘小明的家人感激地说,57岁的刘小明因病半身不遂,肢体一级残疾。家里是蹲厕,上厕所特别难。黄巧针一直记着这事儿,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帮老人配了辅具坐便椅,不但方便了老人的生活,也减轻了家人负担。

去年11月底,黄巧针和我市两位队友代表河南省参加第七届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决赛,他们认真备赛,沉着应对,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夺得冠军。

“今后,我会继续把专职委员的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到位,更好地服务残疾人群体,也把自己的小店经营好。”黄巧针说,虽然个人力量很小,但把手头的事全力做好,也是作贡献。

舞钢市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赵静说,虽然在18岁花季遭遇不幸,但黄巧针依然非常乐观、开朗,“她的笑很有感染力,和她相处让人轻松愉快”。舞钢市残联一直对黄巧针十分关注,“她很有活力,善于学习,经常积极参加我们组织的培训,建立的‘美丽工坊’带动了一批残疾人就业;作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她也为残疾人事业做出了很大努力,自信、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残疾人学习的榜样”。

“之前曾有技师说,我的腿即使装上假肢,也只能拄着单拐走路,拐杖永远也丢不掉。”黄巧针说,如今,她用自己的努力打破了这一“预言”,自信而发光。“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总有一缕阳光会给你方向,指引你朝梦想前进,并实现它。”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