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方寸之间保中枢畅通
手指遇冷就变色 当心“雷诺现象”
立足新起点 踏上新高度
总医院检验科连续 两年获“A级优秀”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寸之间保中枢畅通
——记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医疗团队在交流业务 王俊豪 摄
 

□本报记者 杨岸萌

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位于示范区未来路院区12楼C区,科室在脑血管疾病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区域内引领地位,每年为不少脑部疾病患者成功手术,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家庭。

“花式”手术 熟练开展

神经外科二病区医疗护理团队梯度合理、技术全面。目前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人、护士10人。科室目前开放床位45张,病区年收治患者约1200人次,手术约600人次,其中三级、四级手术占比超过80%。

该科室在神经介入治疗方面处于我市领先地位,年度完成手术量、可自主完成手术方式数量均为全市第一。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密网支架植入、颅内扰流支架植入均已常规开展;对急性颈部或颅内大血管闭塞,已能24小时随时开展紧急介入取栓、支架植入救治;对颈动脉、脑动脉狭窄常规开展颈部及颅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

科室还积极响应国家卒中防治政策,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降低高风险患者严重脑卒中发生率,此项手术在全国700余家统计目录医院中排在第100名左右。在脑功能性疾病手术方面,该科室现已能常规开展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手术。另外,神经内镜技术、3D打印辅助模拟手术技术也已应用于临床。

应对得当 治病救命

前段时间,叶县60岁的张先生被发现不能言语、右侧肢体瘫痪,家人遂紧急将他送至当地医院救治,检查排除脑出血,颅脑磁共振提示其左侧大脑半球散在梗死灶,脑血管成像提示左侧颈内动脉不显影。医生判断患者脑大动脉急性闭塞,当时已错过最佳静脉溶栓时间,且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情况紧急,需要转院。

“接到县医院求助后,我们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查看相关影像学检查后,怀疑患者颈内动脉大血管闭塞导致急性脑梗死,已无静脉溶栓机会,立即建议紧急行‘左侧颈内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手术,挽救缺血半暗带,拯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率。”市一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李文说,医院卒中管理团队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安全运送回来,并开通绿色通道,紧急为患者行“脑血管介入造影+机械取栓+颅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手术。

因为手术及时,术后评估发现,患者左侧颈内动脉完全开通,手术圆满成功。术后仅经过一周药物巩固治疗,患者就言语流利,偏瘫肢体功能也基本恢复,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鲁山县79岁的曲老太太平日身体很好,入院前半月左右,总是出现间断发作性左侧手脚无力,说话不利索,症状发作逐渐频繁,被家人送到市一院神经内科治疗。经血管检查发现曲老太太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80%—90%,已属于重度狭窄。

经过市一院卒中管理团队会诊评估,内科保守方案已无法改善病情,虽然患者已79岁高龄,仍建议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讨论、会诊及手术准备,神经外科二病区团队顺利为其进行了“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右侧颈部仅有4厘米的手术切口且采用美容缝合,不影响美观。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以下床,第四天出院,后期随访未再有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发作。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国家推广的预防脑卒中手术方式之一,手术治疗彻底,花费低,术后不需要长期吃药。”李文说,目前他们科室已经独立开展近百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室发展的引领者

科主任李文,主任医师,郑州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是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擅长脑血管病、重度脑外伤的重症急救及开颅、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多次荣获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李文在神经介入治疗方面已经成为我市同行中的权威专家,在引领平顶山神经介入治疗发展的同时,他还任省、市多个医学委员会的副主委、常务委员、委员。

引领者的高度和广度决定了一个科室发展的高度和广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李文更注重核心技术的传帮带,吸收优秀青年医师为科室补充新鲜血液,让科室整体实力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我市神经外科技术逐步提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