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时评
3上一版
 
乡村振兴需要无数个努力追光的人
爱心车队彰显军人本色
局长秀
钢琴冷
如厕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观察
乡村振兴需要无数个努力追光的人

 

文/雨来

王战根获得市残联授予的“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典型代表称号,但从他的履历看不出他与残疾有什么关系。从上学开始,他就无惧旁人眼神、努力追光,本科读的是985,后来又读研究生,工作时是佼佼者,回乡创业后努力探索、勇于尝试,将梦想一个个落地为现实。他有一个“宏愿”: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在本报的报道里,他踏实、努力、有头脑、有执行力、还有精神追求,浑身散发着稳重和正气。

王战根39岁,是卫东区东高皇街道岳家村人。他1岁多失去3根手指,虽然经过努力对生活影响不大,但也曾因残疾而失去工作机会。他研究生读的是物流专业,家乡平顶山给他提供了发挥特长的机会——他曾在物流公司从事规划设计,又到高新区临港物流产业园区担任招商部长。到浙江嘉兴挂职锻炼,给了他观察农村发展的机会。江浙地区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产业,让他印象颇深,埋下了辞职回乡创业、在乡村振兴洪流中做一个弄潮儿的种子。

他曾是个上班族,但现在是创业者;他是个城里人,但现在回到了郊区农村。经营农家院,一步一个脚印;建设鸽子养殖基地,立体化经营。他计划打造“共享菜园”:以鸽粪为肥,种植农作物,形成生态循环;放养家禽、家畜,吸引城里人休闲、消费。他希望这个菜园成为一个样板,逐渐拉动整个村子的经济增长。

这几年,不少大学生带着文化、带着知识回到农村、回到家乡,把梦想种在田里、播进家乡的土壤,因为有了文化知识的灌溉和滋养,得到与传统不一样的收获。他们本身就是种子和希望,是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他们各有特点,又共同组成现代新农人的大型群像。他们比上一代农民更深刻地理解市场规律:农业要大发展,必须与商业对接,让农产品借助市场的力量远销远播。他们的梦想更务实、更直接,也让农业发展更有效率。他们努力耕耘,终有收获。因为有他们,农村重焕生机,田野里到处都是希望。

乡村振兴需要无数个有文化、有理想的追光者。我们相信,在希望的田野上,有无数个王战根在努力。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因他们的无数道光汇聚而豁然开朗、其道大光。

(相关报道见本报1月18日3版)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