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社区故事 | 二十七年,她努力做到最好 只为让脑瘫女儿幸福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故事 | 二十七年,她努力做到最好 只为让脑瘫女儿幸福

刘素云在家给雨婷理发
刘素云喂雨婷吃饭
扫一扫 看视频
 

□本报记者 李霞 文/图

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女儿睡得好不好,再盖盖被子、掖掖被角。这个动作,今年52岁的刘素云重复了27年。

刘素云的女儿牛雨婷是一个脑瘫患者——半岁时被确诊,医生曾说孩子活不到12岁。在刘素云的悉心照料下,女儿已经走过27个春夏秋冬。刘素云给了女儿生命,也为女儿奉献了大半生。

1月15日上午,新华区西市场街道辉光社区一座普通平房里,点点阳光透过绛紫的窗帘,牛雨婷微闭双眼躺在床上,刘素云坐在床边的小凳子上给女儿揉着膝关节。“抬一下,疼不疼?”“还……行!”女儿的回答含糊不清,但刘素云一下子就明白了,加快了揉搓的速度。躺在床上的雨婷个子小小的,手和脚细细的,根本看不出已经27岁了。

“坐会儿吧,躺得时间长了腰疼。”刘素云站起身,抱起女儿慢慢地把她放到旁边的靠背椅上,顺手拉开窗帘,温暖的阳光一下子泼洒进来。

女儿患病,她决定: 无论多难也要把孩子抚养成人

20多年前,刘素云和丈夫结婚,丈夫在中国平煤神马四矿上班,她在家收拾家务,日子过得平淡而快乐。27年前的一天,她的大女儿牛雨婷出生,女儿半岁时被确诊为脑瘫,这让初为人母的刘素云如坠深渊。她和丈夫抱头痛哭,哭肿了眼睛,哭哑了嗓子,却逃避不了女儿患病的现实。擦干眼泪,夫妇俩没有放弃,想着只要还有一丝治好女儿的希望,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试试,他们咬牙带着女儿四处求医。

但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尽管做了多年的康复治疗,女儿还是全身瘫痪,仅头部和双手可略微移动,左手功能稍好些,能说几句简单的话,智力水平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当年,不少亲戚朋友劝刘素云夫妇放弃,日子总不能被孩子拖垮。可夫妻俩看着女儿的小脸,无论如何也下不了这个狠心,刘素云暗下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把女儿抚养成人。

女儿永远“长不大”,她说:拼尽全力也要让她幸福

“孩子已经够可怜的了,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拼尽全力让她幸福。”27年来,雨婷被照顾得很好,吃饭先喂她,睡觉的卧室永远26摄氏度。丈夫工作忙,刘素云一心扑在雨婷身上,买菜、做饭,给女儿洗脸、喂饭、接倒大小便……日复一日的生活都是围着女儿打转转。

蒜蓉西兰花、大葱炒腊肠是母女俩当天的午饭。刘素云将饭菜端来放在桌子边上,将一个勺子塞到雨婷左手里,雨婷用勺子扒一口饭,抬起头冲妈妈笑笑,再吃几口,又停下来咧嘴笑。

“吃吧吃吧,别玩了!一会儿饭都凉了!”刘素云爱怜地摸了下雨婷的头,接过她手中的勺子,端起碗开始给她喂饭。喂几口后,见雨婷笑着将头向后仰起,眼睛往柜子上的电视屏幕上瞟,她只好放下饭碗,打开电视机,随手将遥控器递给雨婷,女儿看着电视,她给女儿喂着饭。

由于生病,雨婷的语言、行动、思维跟小孩子一样,甚至还不如小孩子:没有一点儿力气,站不起来,活动空间只能局限在床和床前的凳子上,就这还得靠刘素云抱来抱去;说话不清楚,但偶尔会大喊大叫闹情绪。刚开始时刘素云不知如何开导,只知道搂着女儿抹眼泪,后来她逐渐摸索出方法,买来音响让女儿听音乐转移注意力。几年前,她又买来电视机,闲下来就在家陪女儿看。“她喜欢看电视和听音乐,有时听着音乐身体还会跟着节奏晃动。”刘素云笑着说。

女儿经常卧床消化不好,刘素云就把饭菜炖得烂烂的,天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不方便带女儿出去理发,刘素云就自学理发技术,别人理个发用半个小时,她给女儿理发至少要两个小时。女儿身边不能离人,刘素云平时很少外出,不得已外出时,她就提前给女儿喂好饭,上好厕所,把水果、零食、电视遥控器等放在女儿够得着的地方,争分夺秒办完事,最多两三个小时就匆忙赶回。

如果说女儿小时候,刘素云的心愿是把她的病治好,让她健健康康生活,现在,刘素云的心愿则是能安安稳稳地照顾好女儿,让她开心过好每一天。

27年,她把平凡的事情坚持成不平凡

“或许她表达不出来,但是我知道她心里懂得我对她的好。”刘素云摸着雨婷的手说。

付出总有回报,坚持总会有结果。刘素云满心欢喜地说:“过去女儿身体软得像一摊泥,扶都不好扶起来,如今她可以自己在凳子上坐一小会儿了;前些年她视力不太好,现在也好多了;过去她说话哼哼呀呀说不清楚,现在能说‘妈妈’‘阿姨’‘饿了’‘渴了’等简短的话了。”刘素云说,雨婷虽然身体不好,但她是全家人的宝,丈夫和小女儿只要有空就也来照顾她。

刘社是刘素云的邻居,她说,20多年来,刘素云悉心照顾患病女儿的事感动了社区里的很多人。“有一回她有事外出,我和一位邻居抱她女儿上厕所,俩人一个架着胳膊、一个抬腿,费了老大的劲儿,真难想象这么多年来她是咋坚持下来的。”

“就是就是,一般人都受不了,何况她现在也是50多岁的人了。”邻居刘年花抹起了眼泪:“这是孩子生到有福人家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要是她心肠多少硬一点儿,孩子说不定早没了。”

“像雨婷这样长年躺在病床上的人,如果擦洗得不勤,很容易长褥疮,但是她到现在没有一点儿褥疮。”社区工作人员郑倩说,刘素云非常勤快,把小家收拾得很干净,她们经常去她家,虽然有病人,但她家里一点儿异味都没有。

当天,辉光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倩等人给刘素云母女送去了一些家庭常用药,在王倩看来,或许刘素云为女儿做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平凡的事情坚持下来就是不平凡。

王倩表示,刘素云家是社区的重点照顾对象,考虑到她家的实际困难,社区先后帮她为雨婷申请了低保,申请了残疾人证等。逢年过节,社区工作人员都会上门看望雨婷一家。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