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王战根:微薄之力点燃生命之光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王战根:微薄之力点燃生命之光

1月17日上午,王战根坐在会客室的壁炉旁弹吉他。
王战根和爱犬玩耍,两只狗狗争相“求抱抱”。
 

□本报记者 李科学 文/图

1月16日一早,记者刚到王战根的“小村之恋”农家院门口,院内两只小狗瞬间冲了过来,蹦跳着往人身上扑,很是亲昵。

39岁的王战根是卫东区东高皇街道岳家村人,研究生毕业之后回到平顶山市工作。去年,他辞职回乡,在岳家村开了一家生态农家院。如今,这里不仅经营得有声有色,也成为鹰城残疾人丰富精神文化的场所。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许多残疾人也在稳步向前。为了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近日,市残联、市乡村振兴局授予我市11位残疾人“乡村振兴 自强有我”典型代表称号,并予以通报表扬,王战根就是其中一位。

幼时致残,仍积极奋进

壁炉里的火烧得正旺,散发出木头的香气,会客室里温暖如春;院里的棚架下,刚经过雨雪的地面凝了一层冰霜;院里树木很多,一棵橘子树上尚有两个未摘的橘子坠在枝头,覆着薄冰,平添了几分画意。虽是冬天,王战根的农家院里让人感觉又暖又美。

弹吉他、弹琴,种满橘子树、桂花树、栀子的院落,会客室里悬挂的多幅字画……彰显着王战根骨子里的文人诗意。他又很务实,有想法又有行动,言谈间让人根本注意不到他右手的残疾。

1岁多时,王战根的右臂被卷进轧面条机里,抢救后右手失去了3根手指。成长中难免会遇到异样的眼光,从开始的难受到渐渐接受现实,他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如今,他右手大拇指根部很灵活,双手都能写字,“生活影响不大”。

高中毕业后,王战根考入山东大学,学习机械制造机器自动化,毕业后继续读研,其间结婚生子。2012年研究生毕业,他原本到济宁一家企业从事机械设计工作,但体检时对方得知他手部残疾,拒绝他入职。王战根考虑之后,带着妻儿回到平顶山市工作。

“我读研的专业是物流,很多人不了解,觉得不是开大货车就是送快递的。”王战根说,其实物流最基本的功能是仓储运输,快递占比极低。他应聘到我市一家物流公司从事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工作。2015年,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王战根任秘书长,后来又到高新区临港物流产业园区担任招商部长,其间还曾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2021年底,王战根被高新区选派到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挂职锻炼。

“我对江浙地区的农村非常感兴趣,大开眼界。”王战根说,当地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产业,不仅建得漂亮,各个村的文化底蕴也很深厚,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博物馆。他原本就一直有回农村发展的想法,这次更是决定“到更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创造更多价值”。2022年,他辞去高薪工作,返乡创业。不少人为他感到可惜,但他对家乡的热爱刻在骨子里,觉得一切都值得。

慢慢来,踏踏实实稳步前行

王战根在岳家村老家的宅基地空置着。家人早已移居市区,房子数年没人居住,院里荒草长得很高。他决定把这里改造成农家院。2023年4月,“小村之恋”农家院开张。

小院如何定位?王战根觉得,毕竟离市区比较近,有居住需求的人不多,基本都是来这里吃顿饭,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所以,用“生态农家院”来定义更合适。目前,小院以商务招待为主,菜品少而精,质量高定价却不算贵,人均50元。

和王战根交谈,能感觉到他最大的特点是心态平和,不急不躁,一切“慢慢来”。

做农家院,食物好吃是根本。从一名厨房小白开始,练刀功、摸索尝试,王战根请来师傅传授技艺,从互联网上查资料,不断学习、演练和改进。

店里的特色菜“飞燕全鱼”菜品造型就像一只飞起的燕子,栩栩如生;一块儿长宽均约10厘米的方形五花肉,切成两毫米厚的带状,绵延三四米而不断,卷绕放入塔状模具内取出,成品“宝塔肉”令人称奇。“菜不但要好吃,造型也要精致。”

“谁说农村做出来的菜就一定非常土?”快节奏时代,人们已经很难沉下心来做一件事,但王战根依然是“慢节奏”,必要时,可以花一天时间做一道菜。“飞燕全鱼”原本是一位鲁菜大师在烹饪大赛中夺冠的作品,王战根从学习这道菜到推出,试了16条鱼,如今已是每桌的必点菜。农家院的接待能力有限,但吃过的几乎都成了回头客。

“马上到龙年了,打算上一道新的菜品,把鲤鱼做成龙的形状,正在不断尝试。”他说。

客人不是每天都有,但王战根并不着急。“我打算至少用一两年时间沉淀,找准定位,原本就做好了起步阶段倒贴的准备。”王战根说,目前每个月的营业额能支撑一个家庭的开支,已经超出预想。

王战根还拥有一个鸽子养殖基地,育有1万对鸽子。鸽子蛋每只售价五六元,多销往南方,十分抢手,需要提前预订;鸽子粪加工成花肥,总体经济效益很可观。

只要努力,微薄之力也会发光

2023年5月,卫东区残疾人沐光艺展中心在王战根的“小村之恋”挂牌,卫东区残联捐赠了笔墨纸砚、书籍等,如今,会客室、餐室墙上悬挂着十几幅字画,除了我市书画名家,还有我市残疾人的作品。

残疾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精神需求同样重要。如今,沐光艺展中心已经成为鹰城残疾人固定的活动场所,大家可以在这里创作、学习和交流。王战根也会定期组织活动,读书分享、诗歌朗诵、书画展示……进一步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认为,对于残疾人来说,残疾人书画存在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书画本身,更是让我们在书画的世界里追光,谱写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王战根说。

王战根对我市的历史文化一直很感兴趣,2018年加入市应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小院门口挂着一块“平顶山市应国历史文化研究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的牌子,王战根是委员会主委。在他居住的岳家村,岳姓村民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后,村里还有包公祠、连理树等文化资源,本地历史文化值得深入挖掘。

王战根还有一个“宏愿”: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今年,他计划承包10亩(1亩≈666.67平方米)地打造“共享菜园”,以鸽粪为肥,遵循原生态、无污染的方式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形成生态循环。同时,放养一些禽类、黑猪等,吸引城市居民来休闲、娱乐,还可以选购加工好的原生态农产品带回去。

“产业足够丰富,来的人多了,就有更多吃饭、游玩的需求。村里开设更多个性化农家院,每个小院的特色、口味都不一样,可以为村民增加收入。”王战根说,也希望自己的小院“试水”之下,起到一个打样的作用,逐渐拉动整个村子的经济增长。

“战根学历高,也很有想法、有行动力。”卫东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国胜说,王战根自强自立,是乡村振兴路上值得嘉许的残疾人榜样。“他很有雄心壮志,农家院位置好,依托山顶公园建设的东风,未来可期。下一步他有打算或计划,需要我们残联支持的,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全力以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