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无影灯下奋战6小时 帮助患者“断腕重生”
12年,感谢画成一个“圆”
新华区人民医院泌尿科特色治疗解“难言之隐”
“护士到家”暖人心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影灯下奋战6小时 帮助患者“断腕重生”
患者家属送来感谢信:这份恩情永生难忘
 

□记者 魏应钦 通讯员 郭傲寒

本报讯 “几位医生从凌晨开始手术,拼尽全力保住了父亲的手,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1月8日上午,患者刘先生的家属将一封感谢信递到市二院急诊科副主任韩军伟手中,对科室医护团队表示感谢。

一周前,市二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左手腕及颈部有严重刀伤的失血性休克患者,韩军伟、急诊科医生徐攀和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吴红丽第一时间实施急诊手术,经过6个小时奋战,顺利帮助患者脱离险境,助其“断腕重生”。

争分夺秒 合力抢救

1月3日凌晨5点20分,市二院急诊科灯火通明,神色紧张的家属护送一名手腕断裂的患者冲了进来,有家属大喊:“医生!医生!快来帮忙,我父亲的手断了!”正在值夜班的韩军伟听到呼叫声后,急忙赶到抢救室,他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查看伤情:患者刘先生左手腕及颈部有严重刀伤,创口大量出血,喉结外露;左腕部掌侧伤口深达骨质,血管尺桡动脉断裂,屈指肌腱断端外露。患者因失血过多已神志不清,情况十分危急。

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采取紧急初步止血、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建立静脉通路等急救措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随后行颈部CT检查。韩军伟一边请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值班医师吴红丽紧急会诊,一边联系正在家中休息的急诊科医生徐攀立即来院进行手术协助。

“医生,我爸的手是不是保不住了?”患者家属焦急地询问。正在争分夺秒进行手术准备的韩军伟说:“别太担心,我们会立即手术,竭尽全力帮他恢复手部功能!”

吴红丽赶到现场后,立即为患者查体,发现其颈部正中甲状软骨处有两个横向线形伤口,分别约10cm及6cm长,甲状软骨暴露,需立即行全麻颈部开放性损伤探查术。韩军伟考虑患者左手多发损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且有颈部伤口,已出现失血性休克,遂立即为其开启绿色通道,直接送至手术室行急诊外科手术,以争取黄金救治时间,同时将情况上报医教部及科主任张磊。

凌晨5点40分,手术开始,韩军伟、吴红丽和徐攀在麻醉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为患者急诊行颈部开放性损伤探查术及清创缝合术+左尺桡动脉探查吻合修复术+正中神经探查吻合修复术+拇长屈指肌腱、食中环小指深浅屈指肌腱、桡侧腕伸肌腱、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修补吻合术。

在吴红丽为患者清创缝合断裂的颈前带状肌层、皮下组织的同时,韩军伟、徐攀在显微镜下精确吻合修复已离断的正中神经、桡动脉、尺动脉以及7处屈、伸肌腱。无影灯下,3位医生埋头精细操作6个小时。血管、神经吻合犹如“刀尖上起舞”,对医生的显微操作技术及解剖认知要求极高,不允许有一丝一毫差池。最终缝合结束后,患者左手血液运行良好,皮肤弹性、张力正常。上午11点40分,手术顺利结束。

此时,3位医生体力消耗已达到极限,韩军伟和徐攀顾不上休息,立即告诉家属:“您父亲的手保住了,经过后期的康复治疗,手部功能预计能恢复50%至60%。”听到这句话,家属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断腕重生” 顺利出院

肢体断裂修复的术后护理,是恢复进程中的重点。急诊科医护人员每隔一小时观察血液运行情况,随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抗痉挛、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韩军伟和徐攀每天都会到病房查看刘先生的恢复情况,通过轻松交谈帮助他稳定情绪,指导其进行早期手指功能康复锻炼。

在急诊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和患者、家属的配合下,经过6天的严密术后观察,刘先生手部活动功能与手指感觉功能已逐渐恢复,断裂的肢体成功“复活”,于1月8日顺利出院。

出院当天,患者家属将一封饱含感激和肯定的感谢信交到该科,信中写着:“很庆幸能够遇到你们这样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好医生,让我们感受到了奉献、关爱和温暖。你们不仅帮助我父亲保住了一只手,更让我们全家人有‘重获新生’之感!”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