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与平顶山晚报|逢春喜雨巧耕耘
我与平顶山晚报|无法忘却的温暖记忆
我与平顶山晚报|晚报情缘
冰瀑飞虹
屋檐下的冰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平顶山晚报|无法忘却的温暖记忆

作者:翟红果
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二级调研员。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有散文、诗词发表于报刊、网络平台。著有散文集《时光雨》。
 

在过往的岁月里,《平顶山晚报》就像一位老朋友,可亲可爱、可敬可赞。尤其是晚报的几位记者朋友,细细回想,与他们点点滴滴的交往都是宝贵的记忆。

最先是与李霞老师的交往。

2020年春季,我正在办公室审阅志稿,忽然接到李霞老师的电话,说晚报要报道老百姓关心和参与创卫的事迹,问我有什么线索。我就给她介绍了邻居张勇夫妇在小区种植牡丹等花卉的事。

第二天下午下班后,李霞老师骑着电动车带着儿子从老城区赶到示范区采访。很快,晚报发出了《夫妻俩家门口种出“国色天香”》的报道。邻居看到后,都夸写得好,很温暖,是老百姓的日常。

这次采访,李霞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朴、热情、执着。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记者的苦与乐。

2022年夏,我又接到李霞老师纪念恢复高考45周年的采访电话。我婉言谢绝,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无非学习吃苦一些、努力一些,没有什么可采访的。”谁知半个多小时后,她风尘仆仆赶到我办公室。被她那股韧劲打动,我只好接受了她的采访。

第二天,我的高考故事《搭煤车变“黑老包”》见报。文章从“搭着煤车回学校”“蚊虫叮咬的夜晚”“难产的录取通知书”三个方面,记述了我艰辛的高考之路。

这篇文章,我看了三遍。儿子看了说:“没想到您吃了那么多苦,等您孙女长大了,让她也好好看看。”

《平顶山晚报》根扎文化沃土,以独特新颖的文笔讲述优美的文化故事,让文化化内不彰外、省己不炫人、清心不奢物。走进其中,就仿佛来到风光旖旎的百花园。有时候,我也偶尔会成为这里渺小的一员,内心便惊喜不已。

我一直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就“好人园”和村史馆的建设,我先后接受了王春生、邢晓蕊老师的采访。报道中涉及我的虽然只有几行文字,但总是潮涌胸间,激起我的所思、所盼,从中感受到地方史志工作的重要。每次接受采访,我都会把喜悦告诉家人,与他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市青年作家郭方向历经两年呕心沥血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鲁山脱贫攻坚大决战》发表,引起巨大反响,我也写了一篇评论《乡村国事》。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平顶山晚报》上。这也算是我对中国乡村故事涂上的出彩一笔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