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三十而立 向新出发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与平顶山晚报|真情相守三十年
我与平顶山晚报|遇见《平顶山晚报》
我与平顶山晚报|伴也,成也
我与平顶山晚报|父亲·晚报·我
我与平顶山晚报|陌生的老朋友
我与平顶山晚报|半载相处 余生相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平顶山晚报|半载相处 余生相守

作者:韩辉
河南周口人,文学爱好者。曾在《平顶山晚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天中晚报》等十几家报刊发表文章。
 

我与《平顶山晚报》的结缘,是从2007年5月实习时候开始的。

第一次接触《平顶山晚报》,是在2006年3月的一节新闻采编学课上。那时我在一所高校读新闻学专业,老师讲课时拿出一份《平顶山晚报》评析一篇新闻稿,说稿件标题新颖,写得有深度。当时我觉得晚报的记者们个个都是“神笔马良”,是我学习的榜样。从那时起,我每天出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楼下报亭买一份《平顶山晚报》拜读。

去《平顶山晚报》实习,也是机缘。一天,一位在晚报实习的同学告诉我,你文字功底好,咋不去《平顶山晚报》实习?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跟着他去了总编室。当时的晚报总编郭总编了解了一下我的情况,打了个电话让我去社会新闻中心去实习。就这样,我成了晚报的一名实习生,带我的记者是牛瑛瑛老师。刚去那几天,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读晚报,记下读稿心得,初步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处处留心皆新闻,我跟着牛老师用心观察,认真捕捉,精心采访,接连发表了一些署名在前的“豆腐块”稿件。牛老师鼓励我,再锻炼一段时间,她就可以推荐我独立写稿,到时候可以聘为报社的特约通讯员。结果,那年10月份,我被郑州大学新闻学本科脱产班录取。为了以后更好地发展,我选择了去读书。就这样,我离开了相伴半载的《平顶山晚报》。

到了学校,摸不到散发着墨香味的《平顶山晚报》了,我依然每天看晚报的电子报。新闻稿不能投了,副刊还可以,我开始尝试着在大河论坛《鹰城副刊》上发帖子。一篇文章写了读,读了又改,才点击发贴。2008年6月,《麦收时节》在晚报副刊版面发表,我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再后来,因为忙于论文和工作,与晚报的关系疏远了。2012年夏,我在新疆工作,闲暇时和报社的朋友聊天,她说,几年了也没你的消息,也不见你写东西了。她的话点醒了我,于是工作之余,我又开始写作。此后,我的稿件《父母的高考》《相信自己,你能行》《致我们终将毕业的大学》等6篇稿件在《平顶山晚报》上发表。

多年来坚持不懈地阅读、学习和写作,《平顶山晚报》已经走进我心里,留下深刻烙印。一些朋友经常打趣:“你看看现在还有几个人看报纸?手机上推送的新闻都看不完,你还看外地的报纸。”我郑重回答:“各有所好吧,我喜欢看《平顶山晚报》,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写作的引路人,我要一直坚持读下去、写下去。”

白居易有句诗“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如今,读报和写作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与《平顶山晚报》相处半载,它已经成为我一生的挚友、良师。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