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三十而立 向新出发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治”出水清岸美幸福河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出水清岸美幸福河

治理后的湛河两岸
市民在湛河泛舟
 

□本报记者 吕占伟/文 禹舸/图

在鹰城的河流当中,几乎找不到第二条能像湛河这样牵动一座城市命运的河流。

湛河流淌了几千年,自西向东贯穿平顶山市区。历经多次治理后,河道得以拓宽,污染得到遏制。沿河打造亲水绿道160余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80多万平方米,湛河像一条绕城玉带,展现“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新姿,两岸成了市民、游客的打卡地和城市会客厅,并成为我市唯一入选2022年度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名单的河流。

抚今追昔,湛河治理的往事,在亲历者的重温中一页页掀开……

清淤加截污 捐款千万元

湛河,古称湛水,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湛水出犨县北……于汝水九曲北,东入汝”的记载。它发源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宝丰县交界处的仝岭,因河水清澈湛蓝而得名,白龟山水库有水注入,在高新区境内张庄汇入沙河。湛河属沙河一级支流,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干流全长40.2公里,总流域面积219平方公里,是一条以防洪为主,兼具排涝、灌溉和改善城市环境等多种功能的中型河道。

上月25日,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贵生介绍,建市以来,我市曾多次对湛河进行整治。

1957年至1958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对湛河自市区至马起营河段和下游大高庄至门楼张河段进行加深扩宽治理,但仍未改变湛河低洼河段遇大雨洪水漫溢的状况。省政府于1959年开始调集数万民工对湛河再次进行整治,从现在的新华区郝堂村向东至今高新区境内溪庄的老河道分段取直开挖新河道。此次治理过后,河水漫溢的危害止住了,但仍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1982年,为确保当时神马帘子布厂等重点企业的防洪安全,我市对光明路湛河桥至大营桥5.86公里长的河段进行开挖,疏浚河道,整修堤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湛河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从1998年开始,我市对湛河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湛北暗涵就是在此时修建的。

“我1999年开始参加这项工程,负责绿化组的工程监理,管理范围为凌云路到国铁桥。”上月26日,市兴城湛河市政设施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德宝称,此次治理修建了湛北暗涵,截污、清淤比较彻底,但施工以人工为主。

在张贵生的记忆中,我市从1998年到2008年分三期治理凌云路湛河桥西侧至国铁桥河段,诚朴路湛河桥、开发一路湛河桥、创业大道湛河桥就是在此期间建设的。

张贵生被抽调到当时的市湛河治理指挥部水利组工作,“在光明路以东的湛河河段采用施工导流的方式进行清淤。市政府组织了数十支施工队伍,出动各种运输车辆和挖掘机械数百台,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动下,万余名干部、职工义务下河挖泥扛土,2000余米长的河段上呈现出壮观的劳动场面”。张贵生说,我市各单位及个人为此次湛河治理捐款超千万元,其中个人捐款总额660多万元。

向污染宣战 全流域治理

201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时任市四大班子领导一行从湛河源头自西向东全线察看发现,湛河乌江河口以上缺乏污水管网,部分厂矿企业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老城区河段存在雨污合流现象,湛北暗涵输水能力有限,污水溢入湛河;湛河18条支流沟道面源污染严重,污水直接汇入湛河。

此次实地访察后,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向湛河污染宣战,提出实现“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总体治理目标,治理范围覆盖湛河全流域、全部干支流,工程内容包括截污治污、河道治理、景观绿化、引水蓄水。2014年1月16日,该工程正式开工。

谈及此次湛河治理,参加过我市两次湛河治理工程,如今已是湛河主城区流域管养单位负责人的赵德宝深有感触:“此次治理从湛河上游开始修建污水管道。在对湛北暗涵进行清淤的同时,又修建了湛南暗涵。湛北暗涵延伸到许南路,通往市污水处理第一提升泵站。”在他看来,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在支沟沿线全部埋设截污管道,从技术上避免了污水流入湛河,可谓经典之作。另外,此次治理突出了“海绵城市”理念,“湛河一平台和堤顶道路都铺砌了透水混凝土,地面不易积水,还修建了植草沟、截水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停留、净化”。

“在此次治理中,湛河清淤采用湿法清淤,主要作业过程都在水中。”时任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部兼技术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张贵生回忆说,我市首次引进国内先进的环保绞吸式挖泥船下河开挖淤泥,清障船配合挖除水草、杂物。

高分通过验收 打造鹰城样板

“此次治理还使湛河水质由劣五类变为常年保持地表水三类、四类,河道治理达到了国家要求的防洪标准,同时拓展了湛河的水面和水量。”张贵生说,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为湛河新增水面160万平方米,新增蓄水280万立方米。同时,引水蓄水工程实现了湛河全年清水长流,每年引昭平湖、白龟湖各2000万立方米生态水进入湛河。

市住建局三级调研员,时任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总工程师的樊爱武说,此次治理还实现了湛河两岸一、二平台全线贯通,新建跨河桥梁14座;沿河打造了总长160.8公里的亲水绿道;新建3座公园、52个景观节点;新增绿化总面积580多万平方米。

休闲步道蜿蜒在绿树草坪之中,仿木栈道在水面与小岛间迂回,彩色塑胶广场耀眼夺目……这是记者近日在湛河生态文化公园内看到的美景。

2019年底,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完工,移交给市兴城湛河市政设施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管理,结合智慧湛河管理系统,安装了153个监控摄像头,实现了管理智慧化、水质监测自动化、水位监测自动化报警。2023年5月底,湛河全线高分通过验收,成为河南省首批淮河流域幸福河湖,为全省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鹰城样板。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上月25日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度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名单的通知》,我市的“母亲河”湛河位列其中,是我市唯一入选的河流。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