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0版:同向而行 美美与共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郏县:景美民富产业旺 乡村振兴再出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郏县:景美民富产业旺 乡村振兴再出发

广阔天地乡青龙庙村风景如画
堂街镇石榴绘“丰”景
绿禾农业硕果累累
长桥镇敬老院“幸福临门”
 

□本报记者 张鸿雨 通讯员 王自行/文 张鸿雨/图

虽是严冬时节,但郏县城镇街头、乡村田间处处生机盎然。放眼望去,全新的变化,全新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737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间,日夜奔波着广大干群忙碌的身影,刘山汝水间,美好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颜值

“之前村里很多地方都是杂草,现在大家充分利用街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见缝插绿’,旧貌换新颜,环境好了住着也舒坦!”2023年12月27日,郏县广阔天地乡青龙庙村村民李冠杰兴奋地说。

2023年以来,郏县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围绕乡村规划美、生态环境美、特色产业美、田园风光美、基础设施美、公共服务美、乡村治理美“七美”目标,紧扣净化、序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七化”任务,整合各类资源,激励群众参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该县先后印发《郏县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明确和美乡村建设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领导体制,构建体系化推进机制,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负责工作格局。该县将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地方政府支出的重点领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文化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各乡(镇、街道)以村为单位,充分发动群众,利用好乡贤资源,鼓励群众出谋献策、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志愿服务,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先后发动群众4.3万余人,筹集资金754万元。为抓好整治提升,该县先后开展“一部四沿五旁”集中清理整治、路域综合治理及村庄清洁等活动,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化“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专项整治,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水平。自开展村庄清洁活动以来,全县15个乡(镇、街道)382个行政村(社区)清理垃圾9338处,清理污水345处,整治沟塘106处,清理杂物2150处,清理清运作物秸秆3326处,整治残垣断壁112处,整治空闲地245处,规整私拉乱扯523处,整治广告牌、栏435个,绿化植树1.5万余棵,排查整修损坏设施215处。

该县充分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经济基础,尊重群众意愿,体现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彰显乡村风情,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千巷万户”示范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打造一批乡村标杆样板。新打造县级“百村千巷万户”示范村118个、示范街巷1058条、五美庭院10656户,全县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养成。

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冬季是香菇生产的黄金期。2023年12月24日,郏县安良镇牛村的香菇种植基地一派繁忙,采摘、分拣、转运、入库,工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60岁了,在这儿采摘香菇一天发60块钱,自从有了香菇基地,我天天都有事做,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赚钱。”村民张二风说起香菇的事儿很是高兴。

驻村第一书记周彪边分拣香菇边介绍:“我们牛村气候宜人,光照适宜,产出的香菇品质好。现在刚好是香菇的丰采期,每天的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采摘的新鲜香菇已提前被郑州、洛阳等地客商预订,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近年来,牛村协调利用财政奖补扶持政策和社会资金,先后流转土地90亩(1亩≈666.67平方米),建成香菇大棚179座,种植规模超过100万棒,年产香菇100多万公斤,实现年产值1100多万元,盈利463万元,人均入股分红9600元。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技术服务、创造就业等多种方式,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并带动村内监测户、脱贫户、低保五保户等人群参与就业,人均月增收1500元。2023年又引进南阳香菇种植团队、香菇之乡湖北随州花菇种植团队,通过学习种植方法、步骤、流程,形成集育种、制棒、种植、管理、采摘、贮存到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安良镇香菇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建成安良镇香菇种植基地核心示范区200余亩,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推动强村富民不断向前迈进。

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近年来,郏县紧紧围绕“一县一主业”“一乡一特色”发展思路,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特色蔬菜、食用菌等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用地等方面入手,实施绿色防控,开展技术指导,出台奖补意见,成立专业协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蔬菜、食用菌基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坚实支撑。2023年新增温室大棚200余座,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全县累计发展绿色优势“果蔬菌”种植10万亩,年产值20亿元,从业人员6万余人,人均月增收2500元。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