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华社央视关注余庄遗址考古新发现
我市启动爱国卫生专项活动
我市今起至元旦 以晴好天气为主
元旦档电影扎堆上映 鹰城观众选择空间大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社央视关注余庄遗址考古新发现

 

□记者 王春生

本报讯 叶县境内的余庄遗址考古新发现广受关注:自12月23日新华社以《余庄遗址,有重要发现》为题对叶县余庄遗址考古新发现进行报道后,央视等国内重要媒体也纷纷报道这一发现。12月2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余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吴伟华表示,余庄遗址的重要发现,为探索“礼成中原”提供了新材料。

余庄遗址位于叶县盐都街道余庄村南,是一处距今约4000至4400年的大型环壕聚落,面积125万平方米,是目前所见中原地区面积最大的龙山时期遗址。2021年余庄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截至目前,余庄遗址已发现龙山时期墓葬90座,其中大型墓葬18座,填补了中原地区无龙山时期高等级墓葬的空白。

12月28日,吴伟华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在叶县余庄遗址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现墓中的随葬陶器包括鼎、豆、觚、杯、高柄杯、壶、双腹盆、罐等,器物组合与摆放位置固定,其中,豆、觚出现9件、7件、5件成组的形式。其中随葬9件豆、觚的75号墓和59号墓,周边均分布有多座高等级龙山墓葬,面积最大,均有两个殉人。

这些大型墓葬方向一致、面积相近、布局合理,且均随葬成套的陶礼器,器物组合与摆放位置固定。吴伟华表示,这是最早以特定数量的列器作为墓主人身份地位象征的实例,表明影响后世数千年的中原礼制,在龙山文化中晚期或夏初期已经形成。余庄遗址的一系列新发现,为研究中原地区的礼制起源、社会复杂化进程及早期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吴伟华说,余庄遗址的重要发现,为探索“礼成中原”提供了新材料。截至目前,余庄遗址今年的考古发掘任务已完成,明年将会根据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复继续进行考古发掘。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