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逢春苑中花自发
人生不过一二事
冰心一片三十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逢春苑中花自发

 

作者:袁占才

河南鲁山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山县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出版散文集5部。

全国报林,我首爱读的,当数《平顶山日报》与《平顶山晚报》了。这两份报纸,草灰色调,弥漫墨香,况离得又近,最早到手。尤其晚报,是顺风耳,尽皆身边事,新鲜生动。上班时,我每每把它一折,顺入衣兜,茶余饭后,速览细读。5年前,我赋闲守家,仍年年订它,静享一份安静与从容。眨眨眼,晚报30岁了,伴着它摇曳的脚步,我由青涩将入老迈。想其告别铅火,从纸媒到全媒,拆分组合,更新迭代,一路艰辛,十分不易。但我觉得,鹰城有了这份暖色之花,多了份温馨,多了份开悟,多了份赏心悦目。

相较于报纸,不可否认,网络这个嫁娘,传递信息迅速,查阅资料便捷。但其冲击语言,稀释文学,养人懒惰,玉石杂糅。它碎片化的灌输,害得吾辈丢掉了诗性的表达,让记忆恍若流云。而晚报,彰显地域特色,编辑们沙里淘金,让它像花儿一样开进千家万户。尤其近年,在地方文化的挖掘上,举凡地名故事、历史名人、文物古迹、习俗非遗、文化名片的打造等,晚报不时出奇出新,整版深度解析,让我感受到了鹰城历史文化的厚重和这一方山水的无穷魅力。

晚报之花,数副刊开得最艳。窃认为副刊版面美观,养心养眼。千字短文,所记事情,身边发生,满满的乡音乡恋乡情,接地气儿,有韵味儿。那来稿,经了编辑之手,剪裁修润,莲花一般开在版上,可一赏再赏,甚而剪下久藏。我有厚厚几摞剪报,其中文章,大多是从《平顶山晚报》上剪来的。

更为缘深者,平生亦喜煮文,幸蒙晚报不弃,有那么几十篇,似不惹眼的草花儿,排列其上。遥忆1994年晚报发端,副刊由原在日报副刊担任编辑的张黑吞老师接手。当时,副刊之名起得颇有诗意:“逢春苑”,可不就是栽花的苑园。对于鹰城寂寂作者,这块园地,仿若寒冬春临,久旱甘霖,润得每人春心萌动,蠢蠢欲动。正应了那句诗:“枯木逢春花自发,百鸟含花闹苑中。”试问平顶山的作者,有哪个没在晚报上发过作品?我敢说,大多作者的蹒跚学步都是从日报和晚报开始的。

当年度,承张老师抬爱,我在副刊上首开出6朵花儿:《石人山冬景三奇》《哑巴》《猫悲人悲》《欺骗动物》《风景》《人生一种》。记得每去邮局取稿费,柜员姑娘都笑眯眯看着我,看得我心像熨斗熨了似的。早年投稿都用手写,我的字潦草,张老师却耐得心剪编。为赶新潮,我曾写过无标点的散文诗,龙飞凤舞的,张老师一看,气了,原稿退我,并附一言:“请加标点,工整抄写后寄来。”语意有爱有责。及我亦做编辑,方悟潦草之稿,犹人脸长疤,谁愿细看?不扔进纸篓才怪。之后再寄,我笔笔工整,未敢有怠。

记得有次我与王新民老师一同拜望黑吞老师,当我满怀歉疚,说起此事时,他手夹劣质烟卷,一脸笑意,却未发一言。他没说话,但分明他的心与我的心相通着。又有一次见他,他不评我发表出来的文字的优劣,倒提起我多年前投给他的一篇写卖豆芽的稿,说那一篇情真,只是过于粗糙。替我惋惜之情溢于言表。经他一说,我方忆及,早年,我确有过那么一篇习作。未发的稿,作者记不得编辑却还记得,可见张老师对作者的用心。这种编辑精神弥足珍贵。也是因编稿熬夜,后来他的身体被毁了。

30年里,《平顶山晚报》副刊编辑的名字,我熟得不能再熟,只是有好几个没见过面,有的甚而连声音也未听过。但她们发我稿改我稿,改得都贴切,恰到好处。她们耕耘着版面,总想把作者的文字经了她们之手,像花朵一样绽放在版面上。有些作者成了名后看轻咱们晚报的副刊,以为文章上了纯文学杂志才算有分量,我从不这样想。我总觉得,如今的杂志过于曲高和寡了。衷心祝愿《平顶山晚报》芝麻花开,节节攀高!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