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记者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有碍”变“有爱” 生活更美好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3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残疾人日,他们为自己发声:
“有碍”变“有爱” 生活更美好

12月1日下午,残友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
 

□本报记者 李科学 文/图

身为一名残疾人士,走出家门,能通行无阻吗?答案是不一定。

虽然无障碍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备,但盲道被占用、大石球阻挡无阻碍通道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坐轮椅的肢体残疾人士即使看到人行道上有缓坡也不敢随意上去,因为进去后,很可能“走很长的路也找不到另一处缓坡出口”。

12月3日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12月1日下午,在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会议室里,近20名肢体残疾人士聚在一起交流、探讨,希望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能真正为残疾人所用,人们看到残疾人时异样的眼光更少一点,让残疾人也能平等、自信、畅通无阻地走在阳光下。

无障碍环境建设越来越好

已退休的残疾人工作者、肢体二级残疾人张成仍记得我市首次设置无障碍通道的场景:上世纪90年代,市新华书店在门前专为残疾人铺设了一条无障碍坡道,“坡道很短,有六七十厘米,残联俩同事推着我上去,我也使劲转着手摇轮椅。”

坡道很短很陡,但意义重大,有了好的开端。到今天,残疾人普遍感到无障碍设施建设在“不断进步”。无障碍坡道普及,城市建筑施工时也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有相关要求,商场、超市也能去逛了,变化很明显。

“无障碍设施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也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一种表现。”张成说,这些年残疾人事业突飞猛进,处于这个时代的残疾人是幸福的,因为能“看到、感受到这些变化”。

“要让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首先得能从家里‘走出来’。”湛河区残联副理事长王伟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士,他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基层社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办事,与街道、社区打交道最多,必须确保无障碍通行。”以湛河区为例,已对街道、社区等全部排查,确保残疾人通行便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1年,我市成为“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目前,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会议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建办公建筑均设有轮椅坡道、无障碍厕位、无障碍标识等设施,建设率100%;大型商业场所、医院、学校、体育场馆、文化中心等都有方便残疾人的人性化设计;火车站、汽车站等出入口进行坡化处理,通道、走道和地面盲道无障碍引导标志等设置率达100%;新建公厕也进行了无障碍建设。

湛河区肢残人协会主席胡军丽表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让残疾人生活越来越方便,利好政策也向更多方面延伸,比如持证残疾人可免费办理公交车乘车卡等,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无障碍设施建设关乎每个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关乎残疾人能否方便出行,外出就业、学习、旅游、购物是否便捷。”市肢残人协会主席窦小伟说。市肢残人协会、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背上兄弟希望之家等联合举办“庆祝国际残疾人日,互融互通无障碍残友交流会”,希望更多地了解大家的困难和需求。

倡导化“碍”为“爱”,让出行更方便

路上的盲道、缓坡,公共场所的无障碍通道、指引标识等,无障碍车位的施划,一些窗口单位进行手语培训……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完备。但是,深入了解残疾人的需要,就会发现仍有问题亟待解决,毕竟对坐轮椅的残疾人来说,两厘米高的台阶就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郭惠超家住市区建东小区,因患MAS罕见病致骨质特别脆弱,从小坐轮椅。他渴望与人交流,愿意多接触社会,但外出时遍布街头的石墩常让他通行不畅。“文化宫、商场、部分公园……很多无障碍通道上摆了一排大石球,真正挡住的是残疾人。”郭惠超说。

30多岁的刘金瑾幼时因跳舞脊髓损伤截瘫,如今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她性格开朗,定制的电动轮椅部分框架是少女心的粉红色。“出门在外,找路很麻烦。”一两厘米的台阶轮椅都上不去,必须绕行很远寻找缓坡。“有时在人行道上看到一处缓坡,上去走了很久却没地方下,还得原路返回。”有些商场无障碍通道出入口难寻;文化宫多个出入口被石球堵严,通往喷泉区域的出入口也被石球堵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汽车逐渐成为部分残疾人的代步工具,新华区湛河北路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张小红就经常开车出行。他说,河南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第38条规定,“公共停车场应当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并免收停车费用。”他曾开车去洛阳龙潭大峡谷,对方看到他是残疾人,当即免去门票和停车费,让他很感动。市区一些停车场虽有专门施划的无障碍停车位,却常被其他车辆占据;他也多次遇到拒绝免费停车的情况。

除了出行不便,残疾人还可能面临恶意。58岁的郑洁丽肢体一级残疾,因小儿麻痹后遗症仅左胳膊能活动,以有车头的电动助力车代步。“市区大部分医院都能进。但有一次,我去一家医院看望朋友,对方不让上电梯,甚至不让在大厅停留,把我从大厅赶了出去。”

郑洁丽还曾被建设路东段一家商场一连锁快餐店拒绝。当时下着雨,工作人员拦着不让她乘电动助力车进,让出示残疾人证,且出言不逊。“我那天刚好没带证。我说残疾人证只能证明我是个残疾人,而我现在就活生生地在你面前,这么明显,你看不到吗?说这话时,我觉得非常耻辱。”当时很多人围观,让她觉得尊严被践踏,很愤怒。

郑洁丽希望社会对残疾人群体多些体谅和包容,更人性化一些。怕外出上厕所麻烦别人,她出门前不喝水,也不带水。“独立出行和需要别人帮忙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想有尊严地出行。”

为自己发声,期待未来会更好

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市残联已下发通知,协同各相关部门,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残疾人也要为自己发声。”刘金瑾说,视障、听障、肢体障碍人士面临的困难、所需的无障碍改造都不一样,健全人无法真正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每个残疾人都要为自己发声,声音多了,就会引起重视”。

刘金瑾明显感受到无障碍设施比以前好很多,但人们尤其是管理者需要改变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她乘高铁、坐飞机都要与工作人员交涉很久,商场无障碍坡道被石墩挡着,她也会和保安据理力争。“很多时候,这种交涉很伤自尊。”

不久前,刘金瑾在抖音上看到有些年轻人上下班以电动轮椅代步,她希望这种体验能让年轻人了解、理解残疾人的不易,希望社会氛围能对残疾人士更加友好。

残疾人工作者吴怀胜说,早年曾在曹镇举办过残疾人聚会,“用手摇轮椅,跑到曹镇快累死了”。如今,有了更便捷的电动轮椅甚至汽车,“我们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有好的领导、好的政策,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

“咱们残疾人也应该多出去走走。”张成经常外出旅游,今年去开封清明上河园,对方一看是残疾人,免除了他和一名陪护人员的门票,园内无障碍设施也很完备,“都是国家给咱们残疾人提供的福利”。

12月6日,省肢残人协会将在郑州举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学习班,窦小伟收集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将带着问题去学习,寻求解决方法。“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残疾人融入社会都有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是在逐渐往前走。”他说,现在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已非常完备,但人为原因导致部分无障碍通道无法使用的现象还存在。“作为残疾人群体,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让残疾人能真正享受便利,做到出行时‘有爱无碍’,维护残疾人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益。”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