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科学
本报讯 “能不能把卖馒头的网点发出来?我去买。”11月16日,本报《“喜乐馒头”的疗愈之路》一文刊发后,通过参与制售馒头重新融入社会的精神障碍患者群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一些市民拨打本报热线或在《平顶山晚报》微信公众号留言,希望去现场购买喜乐馒头,以行动支持精神障碍患者,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家住市区和顺路的尚女士表示,看了文章“很感动”。“精神障碍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属于弱势群体,通过参与制售馒头能重新融入社会,感受到‘被需要’和成就感,获得认同感,对他们的康复极其重要。”她表示,民政部门、社区、机构积极创新探索,尽其所能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这个群体,传递温情。”
当天上午,记者联系“喜乐之家”负责人朱喜红了解到,喜乐馒头在市区共设有9处销售摊点,其中两处因经营者身体不适暂停,另外7处销售摊点每天下午四五点至七八点之间营业。
7处摊点位置分布在卫东区和新华区。卫东区:东工人镇街道东联社区南门口(临平安大道)、东工人镇东湖社区东湖花苑西区东北门(临十二矿路,俗称东湖社区老小区)、五一路街道河西社区康馨花园小区门口(临矿工路);新华区:光明路街道建设街社区光明小区门口(矿工路西段市体育运动学校对面)、矿工路与长青路交叉口金篮子超市对面、三七街与团结路交叉口、三七街三环佳苑小区门口。馒头统一为绿色箱装,箱子上印有“喜乐馒头”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