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记者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喜乐馒头”的疗愈之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3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乐馒头”的疗愈之路

喜乐馒头工坊的工作人员在分装馒头
市民在购买
喜乐馒头
 

□本报记者 李科学/文 禹 舸/图

一个馒头5角钱,每卖出一个馒头,38岁的昇远就能从中获得1角钱补贴,每月可收入几百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看到儿子第一次把劳动所得拿回家,昇远的父亲喜极而泣。

馒头,是中原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对在平顶山市卫东区东工人镇街道东湖社区“喜乐之家”馒头工坊从事辅助生产、销售的多名精神障碍患者来说,馒头同样是他们生活中另一种意义上的必需品——以馒头为切口,在专业社工的陪伴和辅导下,“昇远们”封闭的世界得以再次与外界相连,逐渐重拾信心,恢复生活能力,融入社会。

“走出来”,他们逐渐改变自己

今年3月,在卫东区五一路街道河西社区,全市首家从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的机构“喜乐之家”正式运营;6月,“喜乐之家”创新摸索出的“简单技能+康复”形式的庇护性就业实验项目——“喜乐馒头工坊”在卫东区东工人镇街道东湖社区投入运营。

11月13日中午,喜乐馒头工坊里弥漫着甜香,分装好的2200个馒头一部分已送往超市,其余的下午将分送到市区多个喜乐馒头销售点售卖。

35岁的晓瀚是喜乐馒头工坊投入运营后的首批参与者,主要协助摆放或分装馒头、整理和刷洗托盘、打扫卫生等。白面馒头一袋4个,杂粮馒头一袋两个,他分装得井井有条;打扫卫生,每个角落他都反复拖洗,一遍又一遍,一丝不苟。

晓瀚性格纠结,十多年前罹患抑郁症,病情日益加重。河西社区“喜乐之家”成立后,晓瀚成为最早的一批“家人”。

“喜乐之家”负责人朱喜红仍然记得第一次见到晓瀚的情形:他像一只惊弓之鸟,悄悄从自己的房间探出头,观察是否有危险。朱喜红要拍工作照留痕,晓瀚十分警惕,固执地要求删掉。

“当时他已经两三年没下过楼了,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头发是他自己剪的,前面特别齐,后面乱七八糟。”朱喜红说。

生活看不到希望,晓瀚的妈妈濒临崩溃。

朱喜红连续去了晓瀚家四五次。听说河西社区“喜乐之家”可以“唱歌、下棋、看书”,晓瀚才勉强同意去“玩”。第一次进门,他赶紧走到一堵墙前,背墙而立——其他3个方向都能看到,才有安全感。多次观察后,他觉得社工没有恶意,才逐渐放松。

“最重要的是信任感和关系的建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后来,他开始愿意向我们倾诉自己的心事。”朱喜红说。

喜乐馒头工坊投入运营后,朱喜红让晓瀚来上班,每天上午8点到。晓瀚一开始没有时间观念,有时下午两三点才来。朱喜红一遍遍地解释、嘱咐、提醒,他现在基本每天上午9点都能到工坊。他以前不讲卫生,现在戴口罩戴手套,洗澡换衣,“进步非常大”。有时,社工会特意让晓瀚往销售点送馒头。顾客多的时候,他还能帮忙递馒头收钱。

妈妈对孩子的变化感受最明显。“以前孩子脾气暴躁,不愿意见人,我很焦虑。自从去馒头工坊工作,他不发火了,每天下班回来很开心。”晓瀚妈妈说,工坊发了补贴,孩子会往家里捎些爱吃的水果和菜,生活渐渐向原本的样子靠拢,总归有希望。

与其他千万个母亲一样,她也憧憬着,晓瀚有一天能和大家一样“正常工作,成个家”。

有人因精神障碍在社会上屡受打击,不能适应常人生活,卖馒头后重拾生活信心;有人因严重心理疾病曾自杀,现在又找到生活方向……如今,喜乐馒头工坊在市区已设立9处销售点,有6名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在工坊工作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重新感受到“被需要”,生活有了希望。

每天,喜乐馒头工坊生产的2000多个暄软馒头,带着疗愈人心、滋润家庭的力量,在希望的手中传递,走向一张张餐桌。

“被需要”,背后一群人在努力

11月15日一早,30多岁的精神障碍患者阳阳来到河西社区“喜乐之家”活动室,看到昇远正在拉窗帘,开窗透气。

“好朋友,我想你啦!”阳阳高兴地说。前两天,昇远因家里有事没来,阳阳一直念叨着。两人嘀咕了几句,找出羽毛球拍,在院子里打起了羽毛球。

当天,“喜乐之家”工作人员米丽霞和刘英在活动室组织了一场照护者学习交流会。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的家人聚在一起,交流孩子的照护心得、用药情况等,倾吐平时无处可诉的苦闷。

“患者家庭成员都有沉重的心理压力,通过交流会可以进行疏导,给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米丽霞说。

阳阳和昇远也很兴奋,帮忙把3张桌子拼到一起,摆放点心、瓜子、水果等。

“来,你也吃呀!”阳阳和大家打着招呼,并拿起橘子招呼记者。昇远则很安静,浇好花找个位置坐下,拿起自己喜欢的点心吃起来。

看着这一幕,昇远的父亲神情柔和。于他而言,就在几个月前,这样温暖的场面还是难以想象的。作为一名精神障碍患者,昇远一度不与人交谈、不理睬别人,更别提交朋友了。

“孩子变化很大!”昇远的父亲说,以前昇远脾气暴躁,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管,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现在“在家扫地、收垃圾,洗自己的袜子、内裤,都能干”。

“谁看见都说变化大。”刘英说,昇远特别勤快,眼里有活儿,早上来了先打扫卫生、浇花,有时候还喊着阳阳一起扫地。以前他表情冷漠,见人不说话,现在会主动与人打招呼。“有一次,河西社区工作人员特意找到我说,‘昇远今天和我打招呼了!’”

阳阳也是经过米丽霞和刘英多次上门游说,才勉强来到“喜乐之家”的,开始一个多月来一次,现在成了这里的常客。

在这里,阳阳找到了“被重视”的感觉。他喜欢写作,一个作业本上写得密密麻麻:有对文明、社会的思考,有对妈妈、家人支持的感激,有对爱情的向往。

“刘英阿姨是我的第一个读者。”阳阳的情绪越来越稳定,总是乐呵呵的。在这里,有阿姨听他说话,陪他聊天,教他做事、操作智能手机;他也有了好朋友。

家中有一名精神障碍患者是什么状况?没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理解。

“自从女儿患了这个病,我才知道‘心痛’到底是什么样的。”70多岁的刘阿姨拍着胸口,语速很快,有些激动。

刘阿姨的女儿曾经漂亮、优秀。20多年前女儿患病后,刘阿姨带着她到全国各地求医,但收效甚微。女儿发病时异常狂躁,曾把刘阿姨的肋骨踹断。老伴儿去世后,刘阿姨独自承受着种种压力:女儿无法理解简单的事情,狂躁发作时让人心惊胆战;负面情绪郁结在心里多年;周边人偶尔投来异样的眼光……最终,她习惯了沉默。

“喜乐之家”的社工头一次上门,刘阿姨本能地拒绝了。社工们没有放弃,随着家门一次次被敲开,刘阿姨终于慢慢敞开了心扉。

王女士没有工作,独自照顾十几岁、患有精神障碍的儿子和瘫痪的母亲,生活困难。说着说着,她忍不住拭泪,大家的眼眶也都红了。儿子清醒时能体谅她的难处,说长大后挣钱养妈妈,这更让王女士心如刀绞。社工通过链接慈善资源,为王女士申请到每月100元的救助资金,她感激不已。

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承受的压力常人难以想象。“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大多有病耻感,病人除了在家就是去医院,世界封闭,基本没有倾诉的渠道。家人的弦越绷越紧,却没有释放的机会。”米丽霞说,这些家庭能够相互理解、共情,交流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渠道,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也能得到其他家庭的支持和力量。“大家真情流露,也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细节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

“喜乐之家”社工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提前做了大量调研,掌握社区患者和家庭成员的情况,再逐一走访、了解并建立档案。目前,河西社区“喜乐之家”登记在册的精神障碍患者共有66人,均为轻度或中度以下,病情控制较好。机构成立之初,社区居民并不理解,有害怕,有抵触。时间长了,他们发现这些人安静、温和,也慢慢放下成见。

河西社区“喜乐之家”里不仅设有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活动室、心理咨询室、音乐治疗室、发泄室等,也关注照护者的心理需求,在线上线下开展居家康复、照护技能培训等,定期组织家庭照护者学习交流,为这些家庭提供照护咨询、政策咨询、情感支持、照护者喘息等专业服务。

“很多精神障碍患者的活动场所只有家和医院,要让他们和社会重新接触,社区康复服务机构是一道很关键的桥梁,这项工作需要用心来做。”朱喜红说。

“可持续”,精障患者的疗愈路

“对于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轻度、中度精神障碍患者,能让他们从家中走出来,找到自信心,回归社会,减轻家庭负担,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卫东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张红杰说。

2022年底,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印发了《关于开展“精康融合行动”的通知》,拟利用3年时间,提高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基本康复服务,增强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此,卫东区以河西社区、东湖社区为试点,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服务运营,打造“喜乐之家”,初步形成了民政部门、社区、机构协同发力的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开展了以走访评估、科普学习、情感沟通、社区训练、融入回归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帮助一批精神障碍患者逐步走出精神桎梏、重系社会纽带。

“现实中,精神障碍患者讳疾忌医者为数不少,社区康复服务也多停留在提供基本康复训练和帮助上,没有劳动训练这一步。”张红杰说,河西社区“喜乐之家”运营时就已考虑到这一点:如何让精神障碍患者真正融入社会?最根本之处在于与人接触,在劳动中获取获得感和成就感,真正增强自信心。

为什么以馒头为切入点?张红杰说,馒头是刚需,顾客会主动上门;售卖时必须与顾客打交道,能锻炼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事实证明这个尝试是成功的,精神障碍患者丧失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通过做馒头、卖馒头却能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有了认同感、成就感,生活从毫无意义到有所牵挂,也就一点点重建了信心。

“目前,我们对轻度、中度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最终要达到让他们融入社会的目的。”张红杰说,“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稳定也就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截至目前,“喜乐之家”服务团队已累计提供线上线下康复服务8609人次,入户探访184人次,物资帮扶414人次,跟进服务316人次,个案扶持35人次。

“社区是康复之路,喜乐馒头是回归之路。”张红杰说,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行动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将“喜乐之家”更好地持续运营下去,是他们探索前进的方向。

喜乐馒头工坊是我市卫东区率先在全省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疗法”的一次创新探索,并作为先进经验由我市民政部门在河南省精神障碍社区建设培训会上进行了典型发言和交流。

“馒头工坊运营近半年效果初显,仍在持续探索、尝试。当前亟须考虑的是如何增强它的可持续性,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模式。”张红杰说,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的社会关注度不高,是最弱势的群体。“让精神障碍患者精神有寄托,对自己有约束,有所想所盼,有收入,有成就感,基本上不会再犯病,这对社会来说能够减轻负担,对患者家庭更是意义重大。”

(应被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患者及部分家属为化名)

策划:王冬梅 

统筹:董佳理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