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每天训练,都为了更快 每一滴汗,都不会白流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3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探访“最美逆行者”消防员的日常
每天训练,都为了更快 每一滴汗,都不会白流

2022年7月20日夜,鲁山县赵村镇上汤村,张明通(中)和两名消防员冒雨搜救被困群众。
整理内务
7月28日,台风“杜苏芮”登陆前夕,汪振波检查区防汛抗洪突击队备勤情况。
 

□本报记者 刘蓓 文/图

早上5点50分,当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他们已开始了晨练;中午,多少个家庭围坐在餐桌旁吃饭、聊天,他们却随时准备放下饭碗,奔赴火灾、水灾现场;深夜2点,乡村沉睡,他们还在山林间搜寻被困人员。

他们不在现役部队,却过着与军人一样严格的军营生活。

行走在生死边缘,他们与军人一样,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筑起平安的堤坝,守护人们的幸福与安全。

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从事着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消防员。

八一前夕,记者走进市消防救援支队,探访我市消防员的日常生活,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

每天训练 为了更快一点

7月28日早上5点50分,起床铃响,市消防救援支队新华大队新兴路消防站传来口号声。30多名年轻消防员身着深蓝色短袖,开始半个小时的热身跑。

如果没有警情,每天进行训练是消防员的日常。单双杠、绳索攀爬、各种障碍跑……一系列高强度的训练下来,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除了体能训练,他们还要重复进行各种消防技能训练,对于大家来说,这些项目早已烂熟于心,但训练场上从未有一人懈怠。

对于新手消防员,第一个需要接受训练的项目就是速穿灭火防火服。按照规定,消防站警铃响起后,消防车夏天45秒以内出库,冬天为60秒以内。新兴路消防站副站长田家琦为记者现场演示了他们出警时穿灭火防火服的流程。他首先脱下鞋子,双脚踩进靴子,同时双手拽着裤子套向身体;裤子提上去后,他的双手迅速伸入袖子、手套并卡紧;最后将胸前的拉链拉好,拿起腰带、帽子转身跑向消防车。这一系列动作,他只用了15秒。

“我还不是我们站速度最快的。我们平时训练就是为了实战的时候能快一点,再快一点。”田家琦说,不管是救援还是扑火,时间就是生命,快一秒钟就多一秒希望。

擦肩死神 时间就是生命

今年32岁的张明通是市消防救援支队鲁山县尧山镇小型消防救援站站长,自18岁入队以来,已经在消防一线工作14年。由于地形特殊,他所在的消防站接警最多的就是山地救援、水上救援。

营救因水位上涨被困沙河中央的3名群众,在秘洞景区附近未开发的山林里救援从悬崖上跌落骨折的“驴友”,“倒挂金钩”解救被困在井底的村民……多年来,张明通先后参加灭火救援4150余次,救助群众230余人。

这其中,最令他难忘的,还是2012年与死神擦肩而过那次救援。

2012年夏季的某天中午,张明通当时所在的消防站接群众报警,鲁山县一村民家挖吃水井时发生坍塌事故,3人被埋在井底。接到报警后,张明通和其他几名战友立即放下手里的饭碗,驾驶消防车赶到事发地点。原来,村民在挖吃水井时,井体上方因下雨土石松动坍塌,3名村民被埋。

勘查过现场后,指挥员汪振波迅速制定救援方案展开营救。张明通和一名战友倒挂着进入直径两三米、深十几米的井中,用铲子将土一点一点挖进铁桶中运出。经过4名消防员轮番作战,两名村民被救出并送往医院抢救。

此时,距离事发已近一个小时,被埋得最深的村民仍未找到,现场医生判断凶多吉少。“当时想着,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人救上来。”张明通回忆,就在他努力挖土时,汪振波却紧急指挥将张明通几人拉了上来。

“咋回事?我摸到他的头了,让我再下去挖一会儿,一定能把人拽上来!”张明通很不解,站上井口,他腰上的绳索还未解下,轰隆一声,身后的水井发生了二次坍塌,泥土、水泥碎片瞬间将整个水井掩埋。

看到此情景,当时年仅21岁的张明通冒出一身冷汗。

原来,在张明通几人在井下紧张作业时,汪振波和观察员发现水井上层土质出现松动,有细细碎碎的土渣掉落,水井四周土壁出现了细小的裂纹。多年的营救经验告诉他,这座水井随时可能会发生二次坍塌,遂紧急命令将两名消防员拉出,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像张明通这样的消防指战员,我市有1000多名,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最小的年仅18岁。

面对家人 心里多有亏欠

生活中,小到戒指卡手、宠物被困,大到火灾、抗洪,在灾难面前,那抹火焰蓝总会给人们带来希望。消防支队全年无休,随时待命,只要警铃一响,消防员们就像离弦的箭奔赴战场。

今年7月28日下午,台风“杜苏芮”到来前夕,风云变幻。市消防救援支队石龙大队,大队长汪振波仔细查看队员着装,进行防汛战备检查。“周末肯定是不能休息了。”汪振波说。

汪振波先后参加过灭火救援战斗50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1600余人,早已习惯了全年无休的生活。无数次面对熊熊烈焰、生死救援,他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但一想起家人,他总觉得亏欠太多。他是家里长孙,爷爷因病离世时,他正冲入即将坍塌的房屋,搬离熊熊燃烧的液化气钢瓶,未能与疼爱他的老人告别。

“我就是手机视频里的爸爸。”31岁的田家琦笑着说。每晚与妻儿视频是他最幸福的时刻。“虽然家就在市区,但我们只有周末轮休且运气好能休成的时候才能回家,平时24小时吃住在消防站。”田家琦说,自从18岁当兵以来,除了结婚当年的春节是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这么多年来,他没在家吃过年夜饭。

“平时还好,孩子生病的时候太揪心了。”田家琦说,2022年底,刚满1岁的儿子患上了新冠肺炎,妻子独自在家照顾孩子,他一打电话,妻子就抱着手机哭。“我能理解她的满腹委屈,每天熬夜照顾孩子,身心疲惫,看着孩子难受,心里更疼,我也没法回去替替她。”说到这儿,田家琦的眼圈有些红,“我们每个人对家庭都亏欠了太多,每个人都是‘宠妻狂魔’。”他说,休息回家他一定会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去菜市场买菜做给妻子吃;妻子的要求一定满足,绝无二话。

聊起家人,张明通这个不善言辞的硬汉也变得有些柔软。“我女儿已经4岁多了。”他说,孩子一岁以前,他两个星期不回去,女儿就忘了他是谁,每次回去想抱抱孩子就得预热半天。不过,女儿慢慢长大,也渐渐对爸爸的工作有了一些了解。“我的爸爸是消防员,能在大火里救人,可厉害了!”听女儿在幼儿园这样描述自己,张明通又感动又自豪。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