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应钦
6月15日下午,市总工会副主席许丹丹、生产部部长刘国杰等人一行专程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为该院介入手术室主任兼介入科主任曹坤利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有两人获此殊荣。此前,曹坤利还曾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十大职工技术创新人才”称号、“河南省健康卫士”称号等。荣誉的背后,是他近40载如一日潜心钻研医疗技术、全力守护百姓生命健康的不懈付出与坚守。
深耕介入医学
介入治疗是融合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诊疗方法,具有精准、高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多种优势。1988年,市二院成为全国第四家、我省第一家开展导管介入治疗的医院。
今年60岁的曹坤利1984年毕业后来到市二院,他先后在放射科、导管室和介入科工作。工作中,他深切感受到了介入诊疗技术的优势以及给患者带来的福音,遂暗下决心努力钻研。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曹坤利主动申请前往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介入治疗专业技术学习。回来后,他刻苦钻研、潜心深耕,相继开展了周围血管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和心脏介入治疗等多个专业的介入治疗,取得不菲的成绩。随着介入技术的日益精进、应用愈加广泛,曹坤利带领学科团队不断开拓创新,成功开发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他用高超的介入诊疗技术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赞誉和信赖。
不负生命重托
1999年,一位突发脑梗死的患者被紧急送入市二院抢救,其颈动脉血管因长期斑块堆积导致严重狭窄,几乎阻断脑部供血,预计实施溶栓治疗不会有效。曹坤利经过认真研究,用介入操作技术给患者实施了颈动脉支架放置手术,使其转危为安,该例手术开创了我省先河。
5年前,一名46岁的多囊肾合并肾衰、肾肿瘤女性患者出现肿瘤破裂,腹腔大量出血,急需抢救,快速止血迫在眉睫。在患者命悬一线之际,曹坤利带领介入科医护团队成功实施介入超选择栓塞术,凶险的大出血被神奇的介入技术快速止住,患者转危为安。
湛河区的魏女士患有子宫腺肌症,每次经期临近,她就会出现严重腹痛,备受折磨,辗转省内多家医院后,她慕名找到曹坤利,成功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这种微创介入手术既避免了麻醉、开腹手术的危险性,又能保全子宫,保留生育能力,魏女士感激不已。
像以上这样利用微创介入技术成功救治患者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医多年来,曹坤利带领团队累计实施介入手术超万例,成功开发各种介入技术100余项,发表医学论文20多篇,荣获科技进步奖10余项,多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使医院的介入诊疗工作始终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水平。今年,市二院介入手术室全面提档升级,新引进多台GEIGS5高端血管造影机等高精尖医疗设备,让该院蓬勃发展的介入治疗技术如虎添翼。
践行医者使命
从医以来,曹坤利始终秉持“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的初心使命,一心扑在工作上,甘于奉献、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在工作中,由于长期接触射线,曹坤利的白细胞数量曾降到远低于正常水平,指甲变形,牙龈经常出血,体重也只有56公斤。因为免疫力低下,他经常发烧感冒,但从没因此而耽搁手术。
有一次,曹坤利下班后受了风寒,夜里突然高烧到42摄氏度,邻居帮忙把他送到了医院。第二天早上,曹坤利刚输完液,体温还没有恢复正常,就拖着病体走上了手术台。手术中间,他又发起了高烧,全身疼痛难忍,但硬是咬着牙坚持做完了8台手术。等第三天凌晨1点多钟做完最后一台手术时,他因高烧和极度劳累昏倒在了手术台旁。
2016年7月的一天,曹坤利连着做了5台手术,在抢救完一个急诊病人后,他因劳累过度摔倒在地,导致右腿髌骨粉碎性骨折。做完手术的第二天,有一个外地患者慕名而来,曹坤利坐在轮椅上,指导科室医护人员为其成功进行了手术,同事和患者家属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作为市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坤利除了经常到我市各兄弟医院开展会诊以及指导帮助应用介入新技术外,还经常组织全市介入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讨论,每年定期召开放射介入专业学术年会,邀请放射介入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推动我市导管介入技术不断进步。他还言传身教带出来多名介入治疗高手。他带头组建了平顶山市乃至豫西南介入诊疗框架,成立了“平顶山市VTE防控联盟”,联合县区、乡级医院建立防控体系,并担任联盟主席,扶持开展介入治疗工作,以高尚医德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同行的赞誉。
曹坤利表示,作为医疗战线的一名医生,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感到无比荣幸。自己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继续奋勇前行、追求卓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