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17岁的他想找有爱心的诗歌老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3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残障之躯书写唯美诗篇
17岁的他想找有爱心的诗歌老师

◀高老师帮阿明辅导功课
▼阿明写的部分小诗
 

□本报记者 李霞 文/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一会儿,风把云变身成一条龙,倒挂着玩太阳……”

“钥匙插进记忆里,让自信重回我的脸庞,各花各有各花香,在自己允许的范围内,偷偷地绽放……”

“我捉住了太阳的光,想让它陪我一天,日落了,我将它还还给太阳……”

以上摘自阿明的诗集《铭迹随笔》。

光看这些充满灵气的诗,你很难想象它们是一位年仅17岁且身患残疾的少年阿明(化名)利用课余时间创作的。

“能读懂他的诗,读懂他的心,也能走到他心里,但指导不了他创作诗歌。希望能通过咱晚报,寻找一位愿意抽时间奉献爱心的诗歌老师,帮他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6月18日,市特殊教育学校政教处办公室,说起学生阿明,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高巧玲感慨地说。

曾因抑郁 休学两年

阿明今年17岁,鲁山县人,今年2月份来该校就读。阿明小时因患病导致双腿行动不便,能听见声音,但不能说话,还吞咽困难。高老师至今还记得他入班的第二天,师生间用笔纸进行的第一次交流:

“在这上课感觉咋样?”

“还可以。”

但接下来的谈话将高老师吓一跳……

“老师,医生说我有抑郁症,吃药已有两年多了。”

“为什么呢?”

“以前的老师把我当作反面教材讽刺、挖苦;同学们见我有残疾,欺负我,俺爸患有重病常年吃药,俺妈每天除照顾俺爸外,还要下地干活和照顾全家人的生活,我也不想让她再为我的事操心,就把这些事儿压在心里。”

“有一次上课,老师当面说难听话,我受不了,吞抑郁药自杀,被抢救过来。回家又割了手腕……后来在家休学两年。”阿明说。

高老师顿时紧张起来,忙找他家人核实,没想到结果是真的。其家人恳求她:“老师,再给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吧,他还小。”

备受关爱 以诗抒情

了解到阿明的情况后,高老师和几位任课老师对阿明又多了几分同情和关爱:他数学成绩不太好,刘艳华老师总抽出时间给他补课,并送给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他自信开朗起来;对青少年心理学颇有研究的美术老师焦艳艳安排他当自己的小助手,帮忙维持课堂秩序或收发作业;阿明不能说话,高老师就让他用笔倾诉,以聊天的形式,关注他生活的点点滴滴;阿明行动不便,高老师号召全班同学搀扶他上下楼梯,帮他去食堂打饭;阿明作文写得不错,高老师就请他帮同学批改作文。

“生活累的话,就买个自己喜欢的笔记本,把苦难、艰辛、快乐等写在上面,长大后再回来看看吧,你所写的,终成你美好又痛苦的回忆……”等阿明将想说的话汇成一首《不思量,自难忘》的诗歌拿给高老师和其他几位任课老师看时,大家都觉得他写的诗虽然稍显稚嫩,但是语言生动,很有灵气。高老师还特意在班上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从以前的弯腰走路到现在的昂首挺胸,从刚开始字里行间的负能量到现在的正能量满满。阿明在大家的关爱下慢慢乐观起来。

自创“诗集” 想找老师

刚开始阿明把诗写在一张张大大小小的纸片上,后来他越写越多,越写越好,几位老师又鼓励他将创作的小诗歌统一写在本子上,做成简单的“诗集”。如今,阿明已经用钢笔写了整整5本了。

“写诗很带劲儿。”阿明告诉记者,他性格有些内向,比较多愁善感,写诗歌时他会放飞思绪、浮想联翩,每当他用诗把这些思绪表达出来时,心情也会慢慢好起来。

阿明的姑姑张女士说,由于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和诗歌的陪伴,如今阿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自信了。前段时间,他回家时还专门到附近的山上,用手机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说是要给他写的诗配图。

“长大后,你想做什么呢?”

“诗人。”阿明肯定地写下答案。

“他几乎每天都写诗,写的诗也很有灵气,希望通过晚报能为他找一位愿意奉献爱心的诗歌老师,帮助孩子进步。”高老师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尽管生活有各种艰难困苦,但一颗颗滚烫的爱心却能温暖一切,如果您在诗歌方面有专长,并愿意奉献一份爱心,让这位17岁的残疾少年通过诗歌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的话,请拨打本报的热线电话4940000联系。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