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麦收
海棠花开
爱上那点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麦收

 

◎孙书贤(河南平顶山)

布谷鸟悄然而至,藏在树叶间唱起动听的歌,小麦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颗粒饱满,一天一个模样,金黄色的麦浪在田野里翻滚,一年一度的麦收会战来了。

我的家乡是广袤的平原,刚到小满,麦穗就褪去青衣,黄了梢儿。

家乡的小满是十分隆重的,有个小满会,听老辈人讲,这个会已经延续了数百年。会上,男人们买几顶草帽,添置几把镰刀,更换两把扫帚,当地人叫置办麦货,为收割小麦做准备。女人们则给家人添置两件背心,买双凉鞋度夏。而我缠着娘去赶小满会,图的就是能吃上包子油馍胡辣汤,娘总会满足我。娘说,麦收是喜庆事,是要祝贺一番的,大人再节俭,也不能让孩子在小满会上白等。

我家人多地少,粮缸总是在小满前后就见底了,外婆得知我家没粮了,赶紧让大舅装上一大袋麦子送来,这袋麦子刚好够我家接着新麦。后来,国家免除了公粮和农业税,我们姐弟仨也都外出打工,家里才有了余粮。尽管家里余粮吃不完,可娘从来不舍得把麦子卖了。娘总是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我工作后,每到麦收季还是格外激动,一定要回老家帮着割麦子,顶着烈日也要把散落在地里的每一个麦穗都捡起来。

刚过小满,牛把式们便套上石磙,带着用树枝、泥巴做成的拖挂开始平整麦场。在场地上均匀地撒上麦糠,牛拉着石磙和拖挂一遍又一遍地在场上碾压,直到地面平整光亮。

家乡的麦收是一场盛大的全民大会战,男女老少齐上阵,起五更,赶黄昏。天刚蒙蒙亮,“吃杯茶”鸟就催着人们早起。迎着晨曦,各家各户拉着架子车下地了。镰刀挥舞,太阳升起来时,一块地的麦子就快割完了。大人装车捆绳,小孩子跑着捡拾散落的麦穗。

卖冰糕的少年郎又来了,“冰糕,冰糕,凉甜冰糕!”清脆的吆喝声在田野里回响。

打麦场里,割回来的麦子垛成了一座小山。待麦收一半时,人们才扒开麦垛开始打场。麦子经过烈日的暴晒,人们牵着牛,套上石磙开始碾场。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则请人用拖拉机碾场,机手神采飞扬地驾驶着小拖拉机头拖带着一台镇压器在麦场里打转。碾10多分钟,把麦子翻一遍,再碾,如此几遍,麦粒都脱下了,就该收场了。拖拉机碾场是按时收费的,一个麦场打下来,主家不仅当场付钱,还得管机手一顿饭。那时,我就幻想着当一名机手,多神气啊!

经过十天半个月的日夜操劳,麦子进了仓就算麦罢了。定了亲的小伙子该走亲戚了,穿上新衬衣,自行车后边带上两竹篮油馍,去和心上人见上一面,中午能在准丈母娘家喝上一碗鸡蛋茶,回家得炫耀上好几天。

家乡的麦收季是与时俱进的,原来无比拉风的小拖拉机悄然退场了,石磙成了见证历史的活化石。现在,每到麦收季,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奔驰,昔日弯腰割麦的农民坐在地头喝着茶,只等把麦子拉回家。我家也请了收割机,五六亩地半天就麦罢了。

又一年的麦收大战即将开幕。我从回忆中走向田野,微风带着麦香的味道吹来,令人陶醉。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