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家祥
今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我市一些机构举行了“阅读一小时”活动:手机放入密封袋,捧起纸质书,坚持阅读一小时者被视为挑战成功。从现场看,有的人心猿意马,手机一响就条件反射,忍不住拿起了手机。如今,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很多人热衷刷短视频、看头条、玩游戏、追剧追综艺,从指缝中溜走的时间难以计数,转头看看获益寥寥。很多人喜欢这句话:“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想不苟且,从书中寻觅“诗和田野”是一条通途。读书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养德养志养气、增长才干,获得智慧和力量,甚至改变个人命运。国人推崇读书由来已久,民间素有“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社会在向前发展,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十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神州大地正在构建书香社会。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两项数据加起来只有8本,还不及未成年人人均11本的阅读量。
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我对此有一些亲身体悟:这个春天,我读了《嘉莉妹妹》《基督山伯爵》,前者刻画的“外来妹”形象呼之欲出,后者则以曲折的情节引来众多拥趸;看前者用了近半个月,细品慢嚼,看后者用了不到两天,“爽文”速览。有人说,每一段阅读体验,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酿造的心灵之蜜。名著果然是名著,文字给人带来的冲击力和想象力非影视所能穷尽,其充实感难以名状。一个季度两本,平均一年下来,我也达标了。而我家孩子从童书馆一两周借一次书,每次三五本,大多是绘本,算下来一年也有几十本了。我常去童书馆,里面都是家长在陪读。我的感悟是孩子看书比大人专注。本周孩子所在的学校举办了捐书义卖活动,做公益的同时互换藏书,孩子从琳琅满目的书市淘回了《昆虫记》《伊索寓言》,送出的是《嗨,巴黎》《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数字化时代,读书当然不能拘泥于形式,数字阅读成为不少人的读书习惯,看看电子书、听书方便快捷,只是少了墨香和质感,易流于浅阅读、轻阅读、碎片阅读。调查显示,深阅读有待加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乎成长成才,中小学生要重视纸质书阅读,这涉及读、写、算等基本学力的养成。书香社会氛围日益浓厚,鹰城的图书馆、书苑、书房、社区图书室、教室读书角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条件,各种读书活动如火如荼,有心读书,哪里都是书房。光阴流淌,春虽已深,但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