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13年坚守 修鞋匠“修”出和谐邻里情
只因多看了一眼 司机认出走失老人
邀请30个家庭 欲参与者请报名
城市留言板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3年坚守 修鞋匠“修”出和谐邻里情

汪志国在为顾客修鞋
制图 王玉
 

□本报记者 李霞 文/图

今年51岁的汪志国是不幸的,他从小因患病双腿不灵便,至今未婚。然而,他又是幸运的。13年前,他自食其力,在新华区西市场街道三七街社区三环佳苑小区北院南门附近摆了个修鞋摊,社区和小区邻居经常帮着收摊、给其送饭……汪志国感动之余也投桃报李,多年来早出晚归,利用自己的修鞋技艺,热心服务邻里。

补鞋修鞋 手艺不错

一架老式修鞋机、一大一小装有皮钉等修鞋工具的木箱子、一张挂着皮鞋垫、皮带、皮鞋刷的铁网,这是汪志国所有的“家什”。

4月18日上午,记者见到汪志国时,他正忙着修鞋,身旁还放着两双待修的鞋。摊点周围放了很多马扎,坐满了人,有前来修鞋的顾客,有来此小憩的邻居,还有来唠家常的老人。不少出入小区的居民路过修鞋摊时,都会主动和汪师傅打招呼。

汪志国今年51岁,是鲁山县辛集乡肖老庄村人。13年前,他来到三环佳苑小区租了间平房,开始在这里修鞋。近几年生意虽不如从前,可他仍坚持着,补鞋、修鞋、换拉链,很少“缺勤”。

“汪师傅,给上次修鞋底的钱!”“不中不中,说过不要钱的!”说话间,小区居民王淑华走过来递给汪师傅2元钱。见汪师傅推辞,她上前一步,硬将钱放到汪师傅身旁的箱子里。王淑华说,她在这里修鞋有七八年了,汪师傅的手艺不错,而且价钱公道。前几天她来修鞋时,出门匆忙没带零钱,汪师傅说“没事,只是小毛病,可以免费修”。这几天,她心里过意不去,便又将钱送来了。

邻里照顾 格外温暖

“你出摊没?”“出摊了!”“中午送饭!”放下手机,汪师傅感动地说,他在这里摆摊10多年,社区和小区邻居对他都很照顾。刚才打电话的是小区居民、71岁的袁占山。

袁占山过去是小区的网格员,见汪志国腿脚不方便,就经常从家里或三七街居民活动室接开水带给他。每逢家里做了改样饭菜,袁占山总会给汪志国送来。

“他这人哪里都好,我们力所能及帮他一把是应该的。”袁占山说,汪师傅虽身体残疾,但为人忠厚,给居民修鞋时,他能不收钱就不收,能少收就少收。那年,得知院里的低保户李建平突患脑梗的消息后,汪志国还捐出100元钱。汪师傅人好,所以平时帮他的人也特别多。

修鞋摊东侧的墙上挂着一个“爱心大妈服务点”的牌子。

“这个牌子是去年社区成立的‘老小孩’爱心大妈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帮着钉上去的,平时队员们经常帮着我收摊、进货啥的……”汪志国说,每当看到这个牌子,他心里就格外温暖。

三七街社区党委书记宋晓丽说,多年来,在袁占山等人的带动下,不少居民纷纷为汪师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看着他靠手艺吃饭不容易,社区有换锁配钥匙之类的小零活,也都交给汪师傅。

自食其力 心里踏实

13年来,汪志国用坏了3台修鞋机,修补的鞋子不计其数。为了将鞋子修补得更美观,汪志国修鞋时格外细心,还一直坚持补鞋底不打钉的原则。汪师傅解释道,现在的鞋底不少都是中空的,打钉后钉子容易穿透鞋底扎脚。

“花几块钱修理下,能再穿几年,也算是积德造福的事了。”汪志国说,鞋子怎么样脚最懂,凡是需要修理的,必定是穿着很舒服、舍不得丢弃的。能用自己的手艺为他们修复出脚底的幸福感,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只是,现在来修鞋的人少了。

“以前一双鞋修修补补三四次,现在有的人穿一次可能就不要了,生意越来越少了。”汪师傅感慨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民需求的变化,“继承”他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以前附近的修鞋匠有五六个,现在就剩他和另外一位同行了。

谈起是否会因为修鞋的人少,“放弃”这门手艺时,汪志国笑言,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做下去。因为“靠手艺吃饭,自食其力,心里踏实,再说,我也舍不得这些好邻居,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