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无声”小店 巧手“缝”出好生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3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声”小店 巧手“缝”出好生活

李凯歌夫妇在修补衣服
 

□本报记者 牛超 文/图

市区体育路与曙光街交叉口东南角有一个爱心驿站,站内有一家不起眼的修补店。经营店面的是一对聋哑夫妇,缝补手艺被左邻右舍称道。

4月7日,在该爱心驿站北墙附近,一扇不太起眼的玻璃门上写着凯歌改衣店。店内,李凯歌正蹬着缝纫机修补衣服,丈夫郭建军坐在旁边帮忙拆边,两人配合默契。店内一半的地方因放着公共设施被围了起来,只留下三四平方米的地方放着一台锁边机、一台缝纫机和一个简易工作台。整个空间特别狭小。

巧手补衣常获赞

记者通过微信与其沟通得知, 李凯歌今年45岁,南阳市社旗县人,因小时候打针不慎导致耳聋。从聋哑学校毕业后,父母又送她学习了裁剪。之后,李凯歌来到平顶山,在一个修剪铺帮忙。2000年,经人介绍,她认识了郭建军。郭建军今年49岁,也是小时候因打针导致的耳聋,在许昌上过聋哑学校。2001年10月,两人结婚,住在市区体育路29号院。

婚后,李凯歌利用裁剪手艺,在家门口的路边摆了一个修补摊。“每天早上拉着锁边机、缝纫机出摊,夏天太热,就撑个遮阳伞,冬天冷了就硬撑着……”李凯歌的婆婆马桂梅说,凯歌的手特别巧,活儿也做得细,周边居民都喜欢找她修补衣服。

“凯歌还代表市残联参加过省里的裁剪技能比赛,获得过一等奖呢。”说起这些,马桂梅很是骄傲。

郭建军在平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上班,一有时间就来店里帮忙。该爱心驿站原是一间公共设施用房。2003年前后,经过协调,李凯歌夫妇的修补摊搬到这里。虽然地方小还很破旧,但再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

“缝补手艺可不简单,尤其是缝补破洞、改长短大小,没点制衣打版基础是做不好的,不然糟蹋了衣服,还得赔钱。”李凯歌通过微信与记者交流道,她根据不同情况收费,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截个裤边6元,裤腰改小20元,修补破洞要看大小而定。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断有居民前来修补衣服。居民刘女士把衣服给李凯歌一指,她立即会意,开始干了起来。刘女士说,她就住在附近,经常来这儿修补衣服,“活儿做的又好又精,态度也好,价格也适中,挺喜欢他们的”。

此处“无声”胜有声

每天早上8点开门,工作到晚上十来点是李凯歌夫妇循环往复的生活。据了解,两人的儿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两人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除去房租、水电等支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这其中,湛河北路街道和八北社区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帮助。

刚搬到这里时,店里没电。八北社区党委书记张桦娟联合湛河北路街道积极协调,由供电部门从附近体育路东1号院单元楼道接出一根电线到店内,并专门安装了电表。

2022年年底,湛河北路街道联合八北社区调查走访,决定将这间公共设施房进行美化,设立爱心驿站。李凯歌夫妇的店面也因此焕然一新,店名更换为凯歌改衣店。为感激街道和社区的帮助,李凯歌夫妇主动担任志愿者,负责打扫爱心驿站卫生,往热水桶里续水,为环卫工等特殊群体免费修补衣服等。

“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也很累,但把活儿干好是修补人的初衷,能让顾客满意,我很开心。”李凯歌在微信上写道。

中午时分,李凯歌夫妇又忙碌起来。店外,马路边喧闹不停;店内,只有缝纫机不停运转的声音。在创业的道路上,李凯歌夫妇不畏艰辛,用双手创造出美好生活。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