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银行
3上一版  下一版4
 
银行岁末年初惠民活动再升级
工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警惕违规“转贷”风险 防范合法权益受侵害
“开门红”营销来了
在工行,宝贝压岁钱也可存出新花样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违规“转贷”风险 防范合法权益受侵害

 

□记者 张超

本报讯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以“转贷降息”为诱饵,诱导消费者将房贷转为经营贷。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要求公众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中介违规操作给消费者带来违约违法隐患。根据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银行与消费者签订的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但在“转贷”操作下,消费者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不法中介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中介垫付“过桥资金”,息费隐藏诸多猫腻。不法中介所谓的“转贷降息”,需要消费者先结清住房按揭贷款,再以房屋作抵押办理经营贷。事实上,消费者“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即使最终申请经营贷失败,消费者仍将被中介要求承担上述各项高额费用,同时还要承担高息“过桥资金”的还款压力。

“以贷还贷”“转贷”操作有资金链断裂风险。经营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转贷”操作有信息安全权被侵害风险。消费者选择“转贷”服务,需要将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等相关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认清“转贷”操作的不良后果和风险隐患。防范不法中介虚假宣传,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咨询,警惕不法中介的套路陷阱;认真审核合同内容,按约定使用贷款;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避免造成财产损失。同时,银行机构要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向消费者充分提示风险,并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和贷款审核。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