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发现鹰城·生态文明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美湿地鸟翔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美湿地鸟翔集



①城市边缘湿地美

③⑤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内鸟儿齐飞

本报记者 禹舸 摄

②白龟湖里成群的鸥鸟 本报记者 牛超 摄

④“鸟中君子”东方白鹳在宝丰北汝河省级湿地公园里栖息觅食 王双正 摄
 

□本报记者 牛超

12月8日,晴好的冬日午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白龟湖畔,吃饱喝足的红嘴鸥停在栏杆上梳理羽毛、享受阳光……旁边茂密的芦苇丛中不时传出阵阵鸟鸣,叫不上名字的水鸟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水面嬉戏;滍阳镇梁庄村附近的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不时有鸟从空中飞过,白的、灰的、黑的……颜色、形态各异。

“每年红嘴鸥来鹰城都会有很多人来喂它们,这些小家伙已经不怕人了,有些胆子大的甚至会落在人的肩膀上,从人们手里叼食物吃。”在白龟湖边,摄影爱好者杜娟说,红嘴鸥已经是鹰城市民的“老朋友”,每年迁徙季都会如约而至。

越来越多的候鸟将鹰城作为漫长迁徙路上的中转“驿站”,吸引它们的是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众多湖泊湿地。

万鸟翔集显生态之美

8日上午,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滍阳镇梁庄村附近,微风吹拂下,芦苇轻轻起舞;云卷云舒间,阳光洒下写意的笔触。滩涂、坑塘一个接一个,数量繁多。一群在水塘里悠闲地嬉戏,时而潜泳觅食,时而漂在水面上梳理羽毛,有时还会贴着水面飞行,表演精彩的“水上芭蕾”;一只白鹭张开硕大轻巧的翅膀,飞向不远处的水塘,停在水草堆上……穿行在浓密的芦苇之间,与生态湿地进行“零距离”接触,“苇深时见鸟”,邂逅自然生灵的喜悦令记者欢欣鼓舞。

“前几年偶尔见只鸟能惊喜半天,现在环境好了,来的鸟越来越多,我们也不稀奇了。”梁庄村村民梁树兴说,春天这里的鸟更多,更壮观。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在日落时分用无人机多次监测到有大批鸟类从湿地自然保护区上空飞过,场面非常壮观,多达数千上万只。”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工作人员魏晨巍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他们当时拍到的视频资料——夕阳西下,湖面及上空,众鸟飞翔。

湿地资源引众鸟安家

据魏晨巍介绍,我市湿地类型丰富,主要有滩涂、湖泊、河流、水库、沼泽、沟渠等。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市湿地面积35201.92公顷,湿地保护率为65.55%,位居全省第五。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7处。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1处,为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分别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汝州汝河国家湿地公园、舞钢石漫滩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3处,分别为宝丰北汝河省级湿地公园、郏县青龙湖省级湿地公园、郏县北汝河省级湿地公园。申报重要湿地名录3处,分别为汝州市汝河省级重要湿地、郏县北汝河省级重要湿地和舞钢市石漫滩省级重要湿地。

此外,我市还有沙河、北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0多条河流穿境而过,169座水库星罗棋布。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吸引了众多鸟类来此安家,也为迁徙的候鸟提供了多元驿站和丰富的食物。

据魏晨巍介绍,我市目前共有各种鸟类25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04种。

修复湿地护多样生物

另据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科负责人赵新闯介绍,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7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多年来,我市林业部门坚持“保持湿地原生态、合理优化布局、自然和谐构建湿地生物群落”的原则,积极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加大湿地公园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实施以来,林业部门更是积极推动核心保护区封禁保护工作。退田(塘)还湿、水系连通、清淤改造……据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张立峰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共拆除桥涵3座、鱼塘坝500余米、违建电力线路约6公里、违建房屋5处。

湿地保护修复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对保护以珍稀鸟类为主的湿地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据魏晨巍介绍,伴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我市能观测到的候鸟种类、数量增长明显,并且停留时间变长、栖息范围扩大。以往难得一见的“稀客”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市。今年以来,他们在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卷羽鹈鹕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中国特有鸟类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也频频现身我市。

“市民保护湿地和爱鸟护鸟的意识日渐增强,也让鸟类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魏晨巍说,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共救护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22只,“三有”和省重点保护动物185只。

“候鸟等野生鸟类对生态环境十分敏感,众多候鸟选择在这里过境,不少‘稀客’变成‘回头客’,种群、迁徙路线的变化是生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魏晨巍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