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报纸就像老朋友 一天不见想得慌
民警帮忙追回 市民送来锦旗
乐声悠扬
1520户居民成为新一轮“国家记账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纸就像老朋友 一天不见想得慌

 

□本报记者 牛超

受访人:李书亚 身份:退休干部 订报时间:6年

“看报是我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一日不看就难受。可以说,是报纸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11月1日下午,在市区湛南路原兴州机械厂家属院,李书亚家的茶几上,放着当天的《平顶山日报》和《平顶山晚报》。“我都已经细细看过了,内容挺丰富的,尤其是晚报‘发现鹰城’这个栏目挺不错的。”今年59岁的李书亚说。

看报改变了我的职业

李书亚从小跟着父母在兴州机械厂长大。“厂里有图书室,里面有杂志和报纸,我没事时就喜欢去图书室读书看报。”李书亚说,1980年,他高中毕业后到信阳当兵。当时,部队鼓励大家多写宣传报道,他便积极参与,写作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

1982年,李书亚退伍后被分到市矿山机械厂当钳工。当时,车间里订有《平顶山日报》。闲暇时,他就喜欢翻看。一次,他在街头闲逛时,发现街头没有垃圾箱,市民扔垃圾很不方便。于是,他试着写了一篇《街头应设垃圾箱》的文章送到平顶山日报社,后被发表在“扶正祛邪”栏目。

“虽然文字不长,却让我激动得夜不能寐,这是我见报的第一篇作品。”李书亚说,不久,市司法局受邀到厂里给职工上法治课。他试着写了一篇新闻短波,又被报社发表了。从此,他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并开始尝试着采写社会新闻。只要有新闻线索,不管距离多远,他都会第一时间骑着自行车赶去,写好后再送到报社。在他的努力下,又有数篇新闻稿件被报社采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4年,原市重工局编写《重工业志》,凭借在《平顶山日报》的发稿经历,李书亚被借调去编写《重工业志》。1986年,《重工业志》编完后,他被调到了兴州机械厂宣传科,开始专职进行新闻报道。后来,兴州机械厂改制为平顶山兴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李书亚任政工部副部长,仍从事宣传工作。

退休后,自费订阅“两报”

2016年,李书亚因病退休。“以前,每天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现在退休了,没了报纸,日子也变得寡淡无味。《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这两份报纸就像老朋友,每天都要见一面,见不着就想得慌。”李书亚说,为此,退休后不久,他就自费订阅了“两报”。

“一个是党报,一个是都市报,对于了解国家及我市的大政方针和本市新闻都少不了。”李书亚说,虽然现在手机、电脑都很普及,但他还是习惯看报。“网络上的东西真假难辨。了解国家大事,还需要看官方媒体。我可以少买一件衣服,但不能少看一天的报纸。”

对于自己发表过的作品或他心仪的文章,李书亚都小心剪辑下来,张贴在剪报集里。两本厚厚的剪报集卷页已经发黄。“这不但是我的心血,也见证了报纸的发展。以前,平顶山日报社只有日报,后来又创刊了晚报,而且版面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新闻报道也越来越细腻、精彩。”李书亚说。

看报的同时,李书亚还积极为晚报提供线索。“我们小区有两位高龄老人,一位97岁,一位91岁,两人身体很好,天天在一起下棋,子女也很孝顺。我把线索告诉了晚报记者,不久就被采用了……”每次看到晚报开展征文或征集线索活动,他都积极参与,为晚报出谋划策、提供新闻线索。

前段时间,李书亚又早早订阅了2023年的《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

“没有偏见,没有门槛,是平顶山日报社给基层的文字爱好者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会永远珍惜这份真情,一直陪伴《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为她装扮,祝她兴旺。”李书亚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