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平常景象动人心
稿约
妙语回春
入世的孔子与出世的老子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常景象动人心

 

◎耿艳菊(北京通州)

那个小女孩两岁模样,站在孩子们常玩耍的土堆旁,对着远处一大丛萧条的植物脆嫩嫩地叫着:太太,太太……那是上午,有阳光,却依然有了季节深处的冷意。

一向孩子聚集、热闹闹的土堆空寂寂的。坐在椅子上听戏的老爷子劝小女孩:太太一会儿就回来了。小女孩不听,往前走几步,张望着又叫了几声“太太”。那倔强劲儿可爱又有趣。我走过去又回头看她,再往前走的时候,眼前陡然一亮——一个老妇人捧着一大把暖黄的野菊花出现了,仿佛捧着一团暖暖的光晕。老妇人吟吟含笑,祥和温厚。

“丫丫,丫丫,太太在这里,太太在这里呢。”说着,老妇人偏头看着我手中的几枝野菊花笑——那是我散步时随手摘的,似是自言自语地说,这菊花开得真好!小丫头要花,我给她找着了。

小女孩欢喜地跑到老妇人跟前,两人快乐地相拥着看那捧菊花,叽叽喳喳的。老爷子也不听戏了,站起来嚷嚷着,别弄坏了花啊,回去插在咱那陶罐里啊。多好看!

我突然有流泪的冲动,为那野菊花的暖,为这老幼相携的温情,为苍茫孤冷尘间里温暖人心的场景。虽寻常,却不造作,不期然间触动心扉,使人觉得知足。一朵司空见惯的野菊花亦可暖老温贫。

就是这个词语,暖老温贫。天气一日日冷起来,我总会想到它,想起一些温暖的场景,一如寂静清冷的晚上看汪曾祺的散文。他在《炒米和焦屑》中写道:“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这篇文章我看过好多回,每看到此,总要停顿半天,想象那热气腾腾的情景。天寒地冻,穷亲戚朋友衣衫单薄,身体冰凉凉,手脸冻得发红。刚来到屋里站定,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泡炒米立即送到了手上,真是又暖身又暖心。

炒米很寻常,汪曾祺说这东西也说不上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想那贴心的温情,真是令人动容,亦是暖老温贫的缘由吧。

张爱玲的《道路以目》我也看过好几回,有几处写得温情脉脉,暖老温贫。那般看似孤高意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儿,其实最温情,最知世间暖。

如:小饭铺常常在门口煮南瓜,味道虽不见得好,那热腾腾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却予以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又如:寒天清早,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扇出滚滚的白烟。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还有:坐在自行车后面的,十有八九是风姿楚楚的年轻女人,再不然就是儿童,可是前天我看见一个绿衣的邮差骑着车,载着一个小老太太,多半是他的母亲吧?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都是寻常人事,寻常物象,却最动人心。人间炎凉吗?情深,万象皆深。若眼底内心温暖,周遭相遇的简单场景虽司空见惯,也会觉出暖老温贫来,亦会觉得“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