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我们的新时代·我的十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分拣线上 斩获殊荣
“花椒西施”土里刨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椒西施”土里刨金

张晓丽和村民一起摘花椒
 

讲述人:张晓丽

年龄:44岁

身份: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本报记者 魏森元 文/图

8月23日8时许,晨曦落在汝州市大峪镇龙王村孔窑自然村的一片荒山上,挂在枝头的花椒迎着阳光,越发艳红。

荒山斜坡下的一块平地上,44岁的张晓丽带着80余名村民,双手在花椒树枝间翻飞,摘下一簇簇花椒。张晓丽是汝州市福禄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这片荒山的花椒是她2018年种下的。如今,漫山红彤彤的花椒映着张晓丽的笑脸,“花椒西施”人如其名。

以下是张晓丽的自述——

花椒产业现商机

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虽为女儿身,却有着一颗争强好胜的心。

初中毕业后我到汝州市区务工,成为商贸大厦的一名集资工,因为吃苦耐劳,被提拔为大厦中层主管。我干劲更足了,谁知好景不长,企业效益不好,我无奈下岗。

下岗后,我加入南下务工大军,在浙江顺利进入一家鞋厂务工,工资待遇还不错,一干就是多年,其间结婚生子。

后来公婆去世,孩子无人照顾,我便回到大峪。为了生计,我在大峪镇上开了一家服装店。选择开服装店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补贴家用,另一方面女孩子都喜欢买衣服,开服装店自己总有新衣服穿。

服装店我经营了3年多,生意还算红火,但没赚到大钱,仅是糊口而已。我心里一直想做一番事业,服装店开在镇上,生意再红火规模也上不去,毕竟市场就那么大。

2018年,一个消息让我动了心,大峪镇要发展花椒产业。

听了镇里宣传的花椒种植前景,我又到陕西韩城考察,看到当地椒农收益颇丰,我决定关闭服装店,种植花椒。

“花椒西施”美名扬

大峪镇第一批花椒是2018年春上种的,我的花椒是2018年冬种的。

花椒苗是我外出亲自选购的,荒山是我带着村民一块块开垦的,当年便将承包的20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荒山全种上了花椒。

虽然我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实操时发现很多问题难以掌控,没办法,我把在外务工的妹妹张静丽叫回来帮忙。

花椒三年挂果,头三年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我在花椒地里进行套种,第一年种红薯,收获了70多万斤(1斤=500克),收益30多万元,第二年种辣椒毛收入50多万元,第三年种花生,由于花椒树冠大了,影响花生生长,花生及花生油收益五六万元。不过第三年花椒也挂果了,收了1吨干花椒,1斤50元,收益还不错。

去年花椒收获后,我在花椒种植户圈里出了名。去年9月,我参加省妇干校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众多花椒种植户中只有我一人是女的,授课老师笑称我为“花椒西施”,同学们也这样叫。我没有反感,反而觉得这是商机,随后以“西施花椒”为自己种的花椒注册商标,还把抖音号、微信号昵称改为“西施花椒”,以此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去年,我地里产的1吨干花椒都是零售出去的。

种花椒这几年,很多人劝我改行,毕竟“一个女人守在山上吃苦不说,这几年花椒价格走低,市场前景不好”,不过我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为把花椒种好,我一直在努力。去年,我的花椒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花椒基地被省妇联和商务厅联合授予巧媳妇就业创业工程示范基地。

今年花椒虽因干旱减产了,但还符合预期,预计能产4吨左右干花椒,约有40万元的收入。现在只是初果期,进入盛果期后产量更高,收益会更多。

我有个打算,等我的花椒名气打出去后,就带着附近的椒农一起扩大市场。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