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年人理财 稳健中前行
养老理财 稳健与流动并重
做学习型老人 护好养老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学习型老人 护好养老钱

 

□本报记者 娄刚

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聚焦诈骗老年人的现象,在街头巷尾进行了大量防欺诈宣讲。披露的案例显示,老年人对风险和回报的认知较为混乱,成为非法集资的主要受害人群。近日,记者在市区采访了几位退休人士,对他们的理财状况进行了解。

张先生今年62岁,退休前是驾驶员,目前每月的退休金是5000元出头。据张先生讲,他以前买过股票,退休前刚买了房子,现在只有少量存款,便不再炒股了,定投了一支基金,目前略有亏损。张先生说自己虽然炒股的水平不高,一直都亏钱,但如果手里资金多的话他还是想冒冒险多赚点儿。张先生智能手机用得不太熟练,但他不愿总往银行跑,存款都是活期。

今年85岁的企业退休职工赵先生身体硬朗,退休金有7000多元。10年前,赵先生手里就有了较多的积蓄,当时他听子女的建议,把一部分钱放到了担保公司,幸亏抽身及时,他没有遭受损失,此后他更加谨慎。虽然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手机,但他坚持亲自打理自己的财产。赵先生买有理财产品,退休金攒够一定数额,就在银行存个定期。现在,他积蓄颇丰的同时也有不错的财产性收益,看到孩子们用钱的地方多,他愿意也有能力给予帮助,一家人都很满意。

同为企业退休职工的65岁的郭女士目前退休金有3600元。郭女士虽然会用手机玩微信,看抖音,但不会用手机银行。她没有买过理财产品,“感觉跟定期利率差不多,但是让人不放心”,保险条款太多,把人都听晕了,基金搞不明白,股票听说很吓人,这几样她从没碰过。因收入有限,郭女士的财产不算多,以前她也动过心想把钱放到担保公司,但最终管住了自己。

那么老年人理财有哪些共性呢?8月5日,记者到中国银行平顶山东区支行进行了采访。“现在往银行跑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人用手机就可以办理大部分业务了。”该行行长腾飞说。

据腾飞介绍,目前该行有几款产品,比如结构性存款和可随时赎回的现金类理财产品,比较适合老年人,但是主动购买理财产品的老年人不到10%。

应该说,老年人的财产远多于年轻人,有理财的需要,也想有较高的收益,但大部分人对风险和回报的认知比较混乱。“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我们都郑重地提示风险。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但是一些老人一听有风险就怕了,不敢买。其实在实践中,有些理财产品包括基金的风险是极低的,想获取较高收益的人完全可以尝试购买。”腾飞说,“但是搞非法集资的人只夸大收益而不提示风险,有的完全就是骗局,老年人反而很容易动心。只能说,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这条铁律还没有深入人心。”

据该行工作人员介绍,在金融业务信息化的当下,老年人的学习能力低也成为理财的障碍,相当一部分老人学习意愿低,不会上网,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这就限制了他们开阔视野和参与的便捷性。很简单的业务,有些老人还是更愿意选择人工服务。这背后是不自信的心理,老年人不熟悉网络,害怕上当受骗。另外对自己也不放心,怕点错了造成损失。这位工作人员认为,面对飞速前进的时代,老年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这样财产才能安全保值,可以说,学习本身比理财更重要。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