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财经纵横
3上一版  下一版4
 
防范养老诈骗 守好老人“钱袋子”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顶山银保监分局提醒:
防范养老诈骗 守好老人“钱袋子”

近日,在工行平顶山分行营业部,该行国际金融理财师王晓燕协助老年客户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 张秀玲 摄
 

□记者 张超

本报讯 “分红高息、高额回报、以房养老……”近年来,有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非法吸收社会资金,扰乱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平顶山银保监分局近日提醒我市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守住养老“钱袋子”。

A

多方联动专项整治

据平顶山银保监分局办公室副主任鲍静介绍,5月30日,该局制定了全市银行业保险业领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针对违规销售“理财产品”“养老保险产品”情况开展一次集中全面摸排,认真梳理内控制度漏洞,排查员工异常行为,强化合规机制建设,对排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整改。

除了要求金融机构认真开展自查外,监管部门还将随机抽查,对宣传不力、排查流于形式的银行、保险机构在全辖范围进行通报。此外,平顶山银保监分局还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做好涉养老领域案件金融账户资金的查询和冻结工作。

B

遇到养老诈骗随时举报

针对老年消费者,鲍静介绍了多种养老诈骗类型和防范建议。对于养老保险,老年人要做到不轻信、不盲目,理性对待;对于投资养老,要谨防“分红高息、高额回报、保本高息”等虚假宣传,小心不法分子卷款失联;对于“以房养老”,一定要谨慎对待,谨防钱房两空;对于免费旅游骗局,当心不法分子设下圈套,诱骗购买残次无用产品;对于不法分子宣称认识熟人可代办社保,或自称“公检法”要求转账要有足够的警惕,这些全是骗人的把戏。

鲍静提醒,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养老骗局,可登录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反映涉及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等相关问题线索。

C

选择正规理财机构

近期,银保监会再次对理财产品风险做了提醒。首先,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合同中的各项约定条款,对产品类型、风险等级、适合投资者类型、投资范围、盈亏规则等进行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其次,建议消费者客观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做到量力而行,也应注意投资策略选择,分散风险。再次,建议消费者正确认识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各类宣传资料,警惕“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与产品风险收益特性不匹配的各类不当表述,避免偏听偏信。最后,面对市场上纷繁的金融投资机构和理财产品,建议消费者选择已经获得监管部门相关业务许可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不要与个人或非正规机构签订投资理财协议,防范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