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身边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区初现陪诊师,你能接受吗?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你排队、挂号、问诊、取药……
市区初现陪诊师,你能接受吗?

陪诊师杨洋帮病人取检查报告
 

□本报记者 刘蓓 文/图

你能接受为你在医院排队、挂号、取药的人是一个陌生人吗?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人身边没有子女陪伴,谁陪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就成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陪人看病成了一门生意,他们被称为陪诊师。

陪诊师的实际业务不限于陪诊,还有预约检查、取报告、开药拿药……听上去更像“全能跑腿”。近日,记者采访了活跃在市区各个医院的鹰城陪诊师杨洋,听她讲述这个新兴的行业。

车接车送、准备早餐 陪诊师服务很细致

8月6日早上7点,杨洋来到市妇幼保健院,为一位怀孕34周准妈妈的产检作准备。“我给客户定了早上7点20分的网约车,我先来帮她排队取号。”杨洋说,她还给孕妈准备了豆浆、面包等早餐,陪诊师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让客户省心省力,少跑腿、省时间。上午11点,杨洋陪孕妈做完了全部检查,孕妈一切安好,还有一个检查报告需要下午取,杨洋先送孕妈回家,下午取出报告后送到孕妈家。半天下来,杨洋陪诊的收费是118元。“除去车接车送、早餐等花费,再加上我自己的交通费用,利润不多,就是挣个辛苦钱。”杨洋说。

杨洋今年29岁,短发,皮肤白,双眼皮大眼睛,睫毛很长,看起来干净利落。说话的时候,杨洋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让人觉得很真诚。8月9日是杨洋做陪诊师的第29天,这段时间里,她将自己的工作拍成视频发在抖音平台,获得了很多关注,点击量最高的一条视频播放量有15万多次,也吸引了1000多名粉丝关注她。

“这个行业在平顶山还是新兴的,我也是刚开始做这个工作,现在接单量还不大。”杨洋说,没有陪诊单的时候,她就跑到各大医院转转,熟悉每个科室的位置、就诊流程等,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市场有潜力 把贴心服务带回鹰城

杨洋是土生土长的鹰城人,郑州大学毕业后去了杭州工作,今年1月回家过年,决定留在家乡。“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万一有个什么事儿,我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作为独生女也挺焦心的。”杨洋说,回来后,她面试了几个工作都不理想,考虑再三,并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后,决定做陪诊师。

“我第一次接触陪诊师是在杭州。”杨洋说,她在杭州从事直播的幕后工作,经常熬夜加班,有一次公司组织体检,她的血常规参数有些异常,工作人员建议她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在杭州的医院做检查,没有一天下不来,但我的工作如果请假一天就会损失500元左右,当时有些左右为难。”她说,同事给她推荐了一个陪诊师,经过沟通,陪诊师将她的检查排了顺序,时间控制在半天内完成,而请假半天不会扣工资。“当时体验很不错,只花了不到200元。”

今年5月的一天,杨洋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下看到求助留言,一个餐馆老板的妻子在住院,需要有人帮其拿药、送饭,杨洋突然想到陪诊师这个行业,便决定考察市场。

随后的一个月,杨洋一边学习如何做一名陪诊师,一边跑到我市各大医院观察病人的就诊情况。“我发现很多人都是一个人去看病的,有些病人来回跑着拿药、问诊,确实很不方便。”杨洋说,如果有个专业的人帮病人规划路线和就诊顺序,就能给病人带来很多方便。看到市场的空白和潜力,今年7月12日,杨洋正式做起陪诊师。

“第一个陪诊的病人是我同学的妈妈。”杨洋说,她的同学在郑州工作,母亲在叶县身体不适,同学无法赶回来,便向她求助。当天早上7点,杨洋接到病人,带她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到下午5点左右结束。帮助病人规划医疗检查路线、排队、拿检查报告、向医生问诊、记录需要注意的事项、拿药……一天下来,杨洋收费228元。

随机调查 大部分受访对象愿意接受陪诊服务

8月9日上午,在市区建设路中段万达广场门口,记者对来往市民进行了随机街头调查。

“我可以接受。”今年25岁的小佟说,她是周口人,是万达广场某品牌女装的导购员,“如果生病了自己去医院,难免有些心酸。找朋友陪同吧,还要请客吃饭还人情,算下来还不如找个陪诊师划算。”同时,小佟认为,生病的时候人比较脆弱,有个人在身边陪着,也觉得温暖。

小李今年35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如果我实在忙得抽不开身,父母生病需要去医院,找个陪诊师我还是放心的。”小李说,他认为找陪诊师就是花钱买服务,就像吃火锅一样,吃海底捞和吃一般的火锅,享受的服务是不一样的。

“如果能节约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花点钱也值。”金女士今年33岁,她扭伤脚去医院拍片,由于不了解就诊流程,一个人跛着脚走了不少冤枉路。听说陪诊师可以帮忙规划就诊流程,还能“跑腿”,金女士很认可。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个市民中,大部分人都能接受陪诊师,也有少数市民表示不理解。今年55岁的张女士说:“我生病了自己能去医院就自己去,自己不方便去就找亲属陪着,找个陌生人我觉得尴尬。”

张女士认为病情属于个人隐私,贸然找个陌生人陪同,担心有风险。

陪诊也有风险 期待出台行业规范

杨洋目前的陪诊费用是半天(4小时)118元,全天(8小时)228元。“这个收费我参照了上海、北京等地后制定的,是大城市收费的一半。”杨洋说,这个活比想象中难,而且存在风险。

目前,杨洋只接65岁以下病人的服务,65岁以上的老人要酌情考虑,如果是8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有家属陪同。“老人年纪太大,如果中途发生意外,或者在医院里摔倒,责任谁来负?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杨洋说。

杨洋做陪诊师的视频在抖音大火之后,她收到了不少私信,“很多人都想做这个行业,原因都是看上了这个行业的收入。”杨洋表示,目前她也处于行业“小白”阶段,还在摸索。

“市场对陪诊的需求量很大,我身边就有很多同龄人在大城市工作,家中老人生病了,花钱请人陪是最优选择。让他们犹豫的是,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机构。”在杨洋的理解中,陪诊师付出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专业度,比如医生的诊断报告,陪诊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给家属,且有后续的跟踪服务。

未来如果有可能的话,杨洋打算注册一个专业的公司,探索更多服务项目,进行规范化运营。“希望陪诊师能像月嫂一样,有相关行业规范和培训标准,让我们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督和行业标准的界定,这条路很难走远。”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