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健康天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优质技术和服务赢得患者信赖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夏季谨防野生蘑菇中毒
三伏天,谨防细菌性痢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州市一家三口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夏季谨防野生蘑菇中毒

 

□记者 王春霞 通讯员 宋秋坤

本报讯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生长迅速,人们出游采摘活动增多的同时,因误采误食野生蘑菇引发中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近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郑州市一家三口外出游玩,在山上采摘了野生蘑菇食用,随后出现中毒反应,三人全住进重症监护室。8月3日,4岁的宝贝已不幸离世。那么,到底该如何鉴别毒蘑菇,食用野生蘑菇时该注意些什么呢?8月8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

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刘伟伟主管技师介绍,一般来说,有毒的菌类颜色比较鲜艳,性状大多比较怪异,气味大多比较特殊。菌帽中央多凸起,菌盖和伞柄上有斑点,菌褶上多有疙瘩、红斑、托沟裂或裂沟,易流浆汁且稠厚发黏,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且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如果不会辨别,可以借助彩色野生菌图册或上网查询,来辨认野生食用菌或毒菌。民间有句俗语,要远离“头上戴帽子,腰上系裙子,脚上穿靴子”的野生菌。意思是说,如果一种蘑菇同时拥有菌盖、菌环、菌托这三种特征,90%以上的可能是剧毒鹅膏菌。

刘伟伟说,目前,野生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也没有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尽早排除毒素,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食用野生蘑菇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一是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二要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刘伟伟提醒说,为了避免食用蘑菇中毒,尽量不要采食自己不熟悉或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即使确认是无毒的野生蘑菇,食用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去市场买蘑菇时,最好买曾经吃过的,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蘑菇,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对自己熟悉并确定为无毒蘑菇的,也不要混杂加工食用,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蘑菇混杂炒煮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加工野生蘑菇一般要通过高温煮透,降低毒性。加工烹调时采用的方法也要得当,首先,不论是哪种蘑菇,都不要凉拌生吃;其次,不论炒还是烧汤,都要炒熟煮透;吃蘑菇时切记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蘑菇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化学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