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用心
喜欢汪老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欢汪老头

 

◎郭德诚(河南洛阳)

汪老头,是大家对汪曾祺的爱称。他的书,出一本我买一本,散文也好,小说也罢,看似漫不经心,娓娓道来,其实,那就是一首诗,一幅画,韵味无穷。

小说《受戒》中,说小明的家乡,“出家”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一个当字,不由人想起当官、当家、当局……果然,他当的这个和尚,就是不一般,不仅有钱赚,日子过得不错,还能谈对象。在水墨画一般的风俗长卷里,人物、风景、民俗、人情……活生生地依次铺开,那一个当字,似云似雾,始终笼罩在上空,真是妙不可言。

汪曾祺说过: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看似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他非常喜欢《论语》中的一段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见,天然的淡然之气,对生命本质的追求,才是他美文的底色。

《陈小手》是另一篇小说。一个男接生“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救了军阀团长太太孩子的两条人命,团长十分感激,重金酬谢。待陈小手骑马走远以后,团长掏枪,从后面把他打了下来,并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也太欺负人了。骑马走远了,团长只能面对后背,为什么还要强调“从后面”?既然感激重谢,为啥还要开枪?人物的性格、观念冲突、思想斗争……都暗藏在短短的几句话里,汪老不说,让你去琢磨,就像嚼干蚕豆,越嚼越有味儿,不同的人,也会品出不同的味儿。

汪老的书,我是当教科书读的。何立伟说,汪曾祺文字的贵气渊源,来自于他是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文脉上没有断过气。所以他的文字白得不能再白,可字里行间释放着一种古人性情文章里才有的文气、雅气、书香气和才子气,仿佛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把好东西都藏在底下。他用笔极简,字字句句有讲究,氤氲一脉天真淡然,他的文字,如同古字画,只宜慢慢把玩。

散文《泰山片石》中,汪老说,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什么叫境界,什么叫洒脱?读读汪曾祺,不是在这儿,就是在那儿,总能悟到点什么东西。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