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市民
3上一版  下一版4
 
楼下装上充电箱 不用“飞线充电”了
捐赠垃圾桶助力创文
鸿翔社区主题活动温暖金婚老人
城市留言板4940000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下装上充电箱 不用“飞线充电”了

 

□记者 牛超

本报讯 “这个方法好,既安全还方便,以后我再也不用推着电动车到亲戚家充电了……”8月3日上午,在新华区湛河北路街道朝阳社区体育路西25号楼居民周利中指着刚刚装好的壁挂式家用充电箱,高兴地对记者说。

体育路西25号楼位于市区启蒙路与体育路交叉口西南侧,是幢老楼,配套设施陈旧。随着电动车数量增多,居民对电动车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该楼临街,没有公共空间,根本无法集中设置充电桩,不少居民只好“飞线充电”。有些居民为了安全,则将电动车推到附近亲戚家充电,周利中就是其中之一,但非常不方便。

“我们辖区有不少这样的老旧小区。”社区党委书记曲鹏贞说,“针对飞线充电,社区曾多次开展现场整治、清理楼道等行动,但只能治标,无法治本。”

为此,社区多次研究,认为宜“疏堵结合”,重点聚焦在为居民创建一个安全方便的充电环境上。“有公共车棚或公共空间较大的小区,我们引入了电动车智能充电桩,这些充电桩不仅可以扫码快捷支付,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得知充电进度,非常方便。”曲鹏贞说,但还有不少老旧小区并没有足够的面积和空间来建设车棚。而且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小区即使安装了车棚和智能充电桩,其数量也无法覆盖小区内全部电动车主的需求。

如何让更多居民安全地为电动车充上电?朝阳社区先是在体育路西27号院创新性地试点“壁挂式充电箱”——箱子仅有牛奶箱大小,由专业电工从居民家引出专线,就近安装在楼外的墙壁上,一家一个小箱子,居民需要充电时,可以用钥匙打开充电箱,用箱内的专用充电插座充电。

这个充电箱在体西27号院试点后,受到居民的欢迎。随后,体育路西20号院、继红小学家属院、体育路西25号楼等地方的居民纷纷向社区申请,要求安装充电箱。

“以后再也不用‘飞线充电’了,这箱子防雨,下雨也不用担心,而还美观。”家住继红小学家属院的张正芬说。

“针对已经提出申请的小区或家属院,我们统一规划和部署后,会逐一安装。”曲鹏贞说。

另据了解,为了给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充电环境,湛河北路街道八北社区也开始在辖区老旧小区推行安装这种充电箱。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