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我们的节日·七夕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走进牛郎故里 探寻人间七月七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牛郎故里 探寻人间七月七

牛郎洞
孙氏祠堂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又是一年七月七,牛郎天上会织女;眼泪婆娑诉情感,落下人间雨滴滴……”在鲁山县,每到农历七月初七,随处可听到类似的民谣。

鲁山县是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境内至今仍然流传着有关牛郎织女传说的诸多民谣,保留有相关遗迹。2009年2月1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鲁山县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七夕节”系列民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牛郎织女山歌会、民俗表演、集体婚礼、专家访谈等,挖掘牛郎织女文化内涵,打造牛郎织女文化品牌。

8月2日,记者走进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感受了牛郎织女在鲁山县的历史文化渊源。

经典民谣张口即来

“太阳高高照鲁山,牛郎洞连着银河湾。清水滢滢九女潭,九天姑娘来下凡……九姑娘恋上九女潭,得配牛郎好姻缘,文武双全保民安,留下美名万古传……”在辛集乡孙义村,这样的民谣经常能听到。那委婉柔美的歌声润人心田,也把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洒满人间。

类似民谣唱得最好的村民叫许四妮,今年72岁,尽管只有小学文化,但唱起民谣来从不重样,受其感染,其女儿、小孙女等也能张口即来,唱得有声有色。

由于从小喜欢唱民谣和参与民间文艺表演,特别对牛郎织女的传说搜集研究,许四妮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2011年12月,她被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牛郎织女传说”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月,她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郎织女传说)代表性传承人。

像许四妮一样喜欢唱民谣的还有郭云、李花枝、赵书藏、董艳果、孙紫涵等不少村民,他们中大的70多岁,小的十几岁。逢节假日或农闲时,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对山歌、唱民谣,以别样方式纪念牛郎织女。在他们眼中,牛郎和织女并非传说,而是孙义村孙氏家族的祖先。

“我也是从小听牛郎织女故事长大的,有时候也经常唱有关牛郎织女的民谣,感觉特别好听。”8月2日,在孙义村北边约一公里处的鲁峰山上,鲁山县进修学校教师杨向丽

一边说着,一边随口唱了起来:“什么山独秀嗨嗨高又高?鲁山坡独秀嗨嗨高又高;什么花开放嗨嗨满坡绕?九姑娘花开嗨嗨满坡绕;什么人放牛嗨嗨在山坡?牛郎放牛嗨嗨在山坡……”

传说故事家喻户晓

在孙义村,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从十几岁娃娃到耄耋老翁,几乎都能张口道来。

“相传很早以前,孙义村住着一位名叫孙守义的青年,他自幼丧失父母,长大后白天放牛,晚上就住在村子后面的山洞中,此人便是传说中的牛郎。”回忆起这一民间传说,许四妮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她说,牛郎很穷,但忠厚老实。一天,牛郎饲养的黄牛突然开口说话,说九姑娘穿着红色衣服要到九女潭洗澡,让牛郎拿走岸上的红衣裳,九姑娘就会嫁给他。

黄牛说的九姑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之后牛郎按照黄牛的指点来到潭边,果然发现一群仙女在洗澡,便将一件红色衣服偷藏了起来。仙女们洗完澡纷纷离去,九姑娘因没了衣服无法回天,只好嫁给了牛郎。两人婚后还生了一双儿女,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九姑娘心灵手巧,又善于纺织,被人称为织女。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派神仙把九姑娘抓回天宫。牛郎伤心欲绝,黄牛见此又对他说:“我死后你可以把我的皮做成鞋子,穿着这鞋子就能上天找你妻子。”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示,用牛皮做了鞋子,然后带着儿女向天上走去,然而就在牛郎看到妻子时,王母娘娘却用银簪在空中一挥,划出一条天河,将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后来两人的真情感动了喜鹊,喜鹊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便会为两人搭上一座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此桥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鹊桥”。

孙氏后人为表达对牛郎的思念之情,从此家家户户在院里种植葡萄,因为传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葡萄架下可听到牛郎织女幽会的绵绵情话。

或许是传说的缘故,或许另有原因,如今,葡萄种植已成为孙义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我们村300余户,1489口人,几乎家家种植葡萄。”孙义村党支部书记孙永昌说。

“人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这些传说不仅传遍了孙义村,更成为鲁山人的口头禅。”8月3日,鲁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高小伟说。

人文景观随处可见

在孙义村最有名的当属孙氏祠堂。“少说也有500年了,其间修缮了无数次。”在孙氏祠堂院内,孙永昌感慨道。

孙氏祠堂即牛郎故里遗址,位于该村村民委员会西隔壁,共3间房屋,均为明清建筑,祠堂内敬奉着牛郎和织女及其一双儿女和一头黄牛。2012年12月13日,该遗址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平顶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当地,除了孙氏祠堂,较为有名的还有牛郎洞、九女潭等。

牛郎洞位于鲁峰山上,该山也叫露峰山,又叫鲁山坡。牛郎洞位于鲁峰山半山腰处,洞口朝东南,洞深两米多,洞前有一巨石,被人称为金牛石,也有人称其为梳妆台。缘于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此处成了旅游打卡地,经常有不少人前往游玩。

“经过对牛郎洞进行发掘,发现许多汉砖,此外还有唐、宋、明、清时期的瓷罐、碗碟等物,还发掘出了一对儿非常完整的看门兽。”孙永昌说,逢节假日或星期天,更是有不少人前往牛郎洞游玩。

九女潭位于鲁峰山西边山脚下,相传也是牛郎织女当年相恋的地方。该潭有两米多深,目前潭内水位较浅,几乎天天都有人前往参观。

时下的鲁峰山,树青草绿,环境优美。山顶新建的南天门更是气派雄伟,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当地村民说,到了春秋季节,一眼望不到头的九姑娘花(油菜花)和山菊花更是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惊叹的同时,更仿佛诉说着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

“俺这里的七夕会很有名,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赶会,还唱大戏,可热闹了。”孙义村77岁的孙大拢说。

为进一步打造地域文化,近年来,鲁山县有关部门在修复牛郎故里有关遗迹、创建牛郎文化园等基础设施的同时,深入挖掘牛郎织女文化内涵,并持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七夕节”系列民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山歌会、民俗展演、相亲交友、集体婚礼等七夕情缘民俗系列活动,全力打造“牛郎故里、爱情圣地”文化品牌。“今年因疫情防控原因,活动只在线上举行。”8月3日,鲁山县文联主席郭伟宁说,届时将通过鲁山县融媒体,为人们呈上丰富多彩的七夕文化大餐。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