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鹰城330余名职工受惠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伤“先康复后鉴定”政策实施一年多
鹰城330余名职工受惠

治疗师王明为工伤病人李敏进行腕部关节松动训练
工伤病人张伟华在康复指导治疗师杨文彬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拼图训练
 

□本报记者 李科学 文/图

“来,看清这个大象的脚,别再拼成内八了。”7月29日上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一区一间“认知心理治疗室”里,工伤病人张伟华正在康复指导治疗师杨文彬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拼图训练,两三分钟后准确完成。从当初入院时躺在床上没有反应,到现在能够缓步行走并说些简单语句,张伟华的妻子陈培培感到十分欣慰。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先康复后鉴定”试点市,我市自2021年1月开始实行工伤“先康复后鉴定”。截至今年7月28日,工伤康复试点机构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共接诊患者590人,为338名符合康复治疗条件的患者实施了康复,其中门诊治疗患者222人、住院康复治疗患者116人,为工伤职工的生活带来新希望。

工伤后先康复,最大限度恢复正常生活

今年42岁的宝丰人张伟华是一名电力工作人员。2020年4月,张伟华空中作业时坠地,脑干损伤,在宝丰当地入院次日即转入郑大一附院抢救,曾连续53天无法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治疗出院后,他根据“先康复后鉴定”政策,开始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他从最初卧床不起、神志不清到如今能够被搀扶着走路、有简单的认知,一年多的恢复效果远超家人预料。

“满意,满意!能恢复到这种程度真是没想到。”陈培培说,“刚出事时真害怕,医生说有可能抢救不过来了,都准备卖房子了。”让她更没想到的是,在郑州治疗费一百多万元,如今康复治疗也要十几万元,医疗系统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对接,全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张伟华每个月还有伤残津贴,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张伟华的主治医师、康复医学科主任张占伟说,张伟华双侧开颅,目前仍有脑积水等,除了肢体康复外,还要训练认知、空间结构、动手能力等。“现在的目标是让他生活能够自理,把家人解脱出来。”

2020年7月,省人社厅决定将我市确定为全省工伤职工“先康复后鉴定”试点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成为首家工伤康复试点机构。

2021年1月1日起,《平顶山市工伤职工康复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工伤职工经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功能障碍较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先进行康复治疗,而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有助于解除工伤职工的后顾之忧,不再像之前那样,为伤残级别鉴定而拖延了时间,耽误了工伤职工身体康复。

“如果康复不介入或者介入晚,可能伤残鉴定的级别会高一点,但残疾发生率高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实际上,经过康复,很多肢体功能是能够恢复的。现在的政策以人为本,康复后再做鉴定,有利于患者及时恢复身体功能,更好地面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科长张书圣说。

康复病人数量逐月上升,已有338名工伤职工受惠

26岁的肖蒙正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缓缓地进行膝关节松动。腿部每一次抬起都疼痛非常,她强忍着没出声,一次次地抬腿、放下。

这是肖蒙进行康复训练的第3天。她在市委党校工作,骑电动车上班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对方全责。车祸导致她右腿胫骨骨折,影响到膝关节面,膝盖无法打弯。刚出院,她就根据“先康复后鉴定”政策来到总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办理手续非常顺当,批复流程特别快。

“如果不及时康复,将来腿部活动一定会受影响。”肖蒙说,自己是拄着双拐来的,走不成路。她心态很乐观,对康复充满信心。

“介入早、康复及时,她的配合度也高。虽然恢复时间会比较长,但预计康复后远期效果会很好,能够完全康复。”张占伟说。

西苑幼儿园老师李敏在工作中擦玻璃时摔伤,左手腕关节骨折,神经受损,内部打了钢板。康复二区主管治疗师王明正为她进行腕部关节松动训练。入院时,她手部僵直,背伸受限,如今经过9天康复已有所改善。“作为幼儿园老师,手腕一受伤,弹琴、跳舞都会受到影响。”知道“先康复后鉴定”的政策,她早早开始治疗,“越早开始康复,后期恢复效果越好,也希望这个政策能被更多人了解。”

58岁的姜山躺在病床上,一台红光治疗仪正为他治疗肩部。姜山是一家企业职工,今年3月骑电动车开会途中摔伤,肩部骨折并伤到神经,连续20多天右上肢直至手指麻木毫无知觉。治疗出院后,他立即开始做康复。红光治疗仪可以为他消炎消肿、止痛并软化瘢痕,每天还要实施运动疗法,治疗师一对一帮助他做关节松动,进行适当锻炼。如今,姜山受伤的胳膊已能举平。“大夫很专业又有耐心,专门针对受伤部位做理疗,自己感觉恢复得很快。我们职工受伤了,能获得免费服务,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

“目前符合条件、正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先康复后鉴定’工伤职工共有16人。”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康复党支部书记张东峰表示,门诊患者多为膝关节损伤、骨折术后、手外伤术后、软组织肌腱损伤术后等,治疗周期一般为30天,常采用中药溻渍、电针、关节功能松动训练等治疗方案;住院患者多为颅脑损伤、颈部脊髓损伤、多发骨盆骨折、四肢骨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一般30天为一疗程,常采用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语言治疗、中医康复等进行综合康复管理。

张东峰说,从数据来看,门诊、住院工伤康复病人数量都在逐月上升,这是一个亮点。“政策实施之初,前几个月每月只有一两名工伤病人。很多病人都是想赶紧做鉴定。随着政策的宣讲、普及,大家了解到越早进行康复治疗,越有利于功能障碍恢复,降低致残率,预防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回归家庭、重返社会都有着重大意义。”截至今年7月28日,已为338名符合康复治疗条件的患者实施了康复。医院也不断完善和优化审批手续,为工伤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患者少跑路,所有手续一次办成。

工伤职工在康复期进行工伤康复,享受停工留薪待遇

“开展工伤职工康复工作对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科长张书圣表示,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工伤认定申报工作。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在送达工伤认定决定书时一并发放工伤康复申请表。认定工伤后,工伤职工即可到康复协议(定点)机构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申请工伤康复。经工伤康复责任医师评价确需康复治疗的,工伤职工可先进行康复治疗,而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正常参保的工伤职工,符合规定的康复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正常参保的工伤职工进行工伤康复,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职工在康复期进行工伤康复,享受正常的停工留薪待遇。

张书圣提醒说,根据规定,居住地在市区的工伤职工,应到康复定点医疗机构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治疗,其他县(市、区)工伤职工在当地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诊治,伤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入我市康复定点医疗机构。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