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书香河南·悦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青春因开卷而绚丽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因开卷而绚丽

▶邓雅夫在家中读书
(受访者供图)
 

□记者 邢晓蕊 实习生 韩旭

《论语》《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新解》《史记·孔子世家》……7月20日上午,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家中,21岁的邓雅夫把这些书列入近期的读书计划。作为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他的书单上多是大部头典籍和论著,这些书不仅是他的兴趣所在,更是他的研究方向。

身处网络时代,上网、刷视频、看朋友圈等成了许多人的生活日常。青年人还会经常翻看纸质书吗?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许多青年对读书还保持着深厚的兴趣,他们以书为粮,用读书澡雪精神、涵养气质,汲取奋斗力量,让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最是书香能致远

从小诵读国学经典,不满16岁便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不满20岁就成了直博生……邓雅夫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孔子曾教导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不学《礼》,无以立’。虽仅仅提及《诗》《礼》,但也体现了孔子对读书的重视。”邓雅夫很庆幸自己的父母对读书同样重视,在他六七岁时,父亲便陪他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大量阅读,丰富了他的文化积淀,提升了他的学习、思维能力等。小学仅上了两年,他便跳级进入中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017年,不满16岁的邓雅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开始向经学方向纵深学习。

“读书,于小可使人明德辨惑,于大可使人行为世范,言为士则。”进入梦寐以求的清华园后,邓雅夫没有丝毫松懈,他苦读传统典籍,在专业路上稳稳向前。去年,他成功“直博”。

“阅读,能提升个人的思辨能力、认知兴趣和知识储备,形成深度探索、注重逻辑、多元视角的思考习惯,进一步指导个人的行为。”家在市区的巩固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他同样热爱读书,尤喜社科类书籍。“读书和专业课学习相辅相成,社科类学术研究需要依赖大量的阅读储备。”心无旁骛地治学、读书,巩固觉得自己的知识边界渐渐拓宽,认知体系更为健全,看世界、看人生的眼光也变得独特而深邃,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也变得不同,经常能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2020年,巩固以院系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攻读博士。

青春悦读正当时

7月19日,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馆长武伯军查看学生图书借阅量后,不无遗憾地说:“因为疫情,学生们6月就离校了,今年上半年借书量比去年少了近一半。”

从该校图书借阅大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借阅图书最多的学生,是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大二学生姜璐,借了45本。“我非常喜欢文学类图书,中外名著都喜欢。读书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心都沉静下来了,精神很充实,自觉远离了网络等诱惑。”在姜璐看来,读书是修身养性、增长见识、淬炼灵魂的主要方式,课余时间,她几乎都泡在图书馆。

武伯军说,从大数据看,学生借阅最多的除了《河南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专业书籍,排名靠前的有《明朝那些事儿》《平凡的世界》《活着》《月亮与六便士》《围城》《十宗罪》《霍乱时期的爱情》《龙族》《傲慢与偏见》《三体》《人性的弱点全集》等。“由此可见,工科生也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平顶山学院图书馆馆长何梅琴说,该学院上半年借书最多的学生借了50多本,因疫情防控原因,比往年同期少了很多。《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活着》《第七天》《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借阅量排名比较靠前。

何梅琴说,大学生青春芳华,正值读书学习的大好时机。“不管哪种学科,阅读都是必要的学习途径。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增长智慧,培养高尚的情怀和品德。”

好书相伴人生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现在的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成长,有不少人学习浮躁,忽略了课下阅读。何梅琴希望青年学子少看手机,多读经典名作,用读书增加生命的厚度。

“如今,碎片化信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备受欢迎,却让人丧失了对知识体系的全局掌握。管中窥一斑而妄想知全豹,是不可能的。读书,能让人们静心养性,不为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所吞噬。”邓雅夫向青年朋友大力推荐《论语》一书,“我们在读《论语》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孔子和弟子们鲜明的性格、有趣的言行。这是读书的一大乐趣,倘若在其中悟到一些对自己处世立身的指导,那便是额外收获了。”

“经典好书是经过历史沉淀传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深度阅读、自我提升的首选。”武伯军建议青年人多读经典,边读书边思考。他向青年人推荐了图书《为什么是中国》《平凡的世界》《三体》《人间词话》《乡土中国》《中国哲学简史》《如何阅读一本书》等。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河南省作协会员、鹰城80后女作家周小赛常以此话警醒自己,从不敢停下读书的脚步。从农家走出的她,通过读书、写作在文坛开辟了一方天地。

“读书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周小赛建议年轻人把读书当成生活,初读者多读经典名著,“由中及外更易懂,选择可以多样化。”她还分享了自己喜欢的部分书目——《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纳兰词》《李煜词传》《李清照诗词全集》,还有四大名著以及《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朝花夕拾》《萧红散文集》《愿你一生清澈明朗》《淡品人生》《林清玄散文集》《史铁生散文集》《山河袈裟》《边城》《骆驼祥子》《人世间》《活着》《生命册》等。

巩固向青年朋友推荐了这些书籍——中国社会认知类:《乡土中国》《江城》《叫魂》《浮生取义》《礼物的流动》《小镇喧嚣》《流动的丰盈》《中国思想小史》《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外国社会认知类:《自杀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冲突的功能》《学做工》《街角社会》《忧郁的热带》《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风险社会》《个体社会学》《精英的傲慢》《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思辨与文学类:《奇云》《僧侣与哲学家》《理想国》《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人类简史》《微物之神》《喧哗与骚动》《你一生的故事》《契诃夫书信集》《金刚经》《人类成功统治地球的秘密》等。

平顶山学院图书馆有178万多册纸质藏书,123万多册电子书,平顶山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设有“书言书语”“名家名作”等栏目,每周都有好书推荐。“衷心希望市民多来读书。”何梅琴说,书籍浩若繁星,青年人要有选择地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文史哲经都要浏览,多读名家、大家的作品。就国学经典而言,《论语》《诗经》《楚辞》《史记》《汉书》以及唐诗宋词、四大名著都是不错的选择。“《平凡的世界》《梁晓声谈中国人文》等书开卷有益,鲁迅、矛盾、巴金、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会变成我们的良师益友,让我们的灵魂充满书香,腹有诗书气自华。”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