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个特殊家庭的7年“蜕变”路
动物园里添“新丁”
鲁山县首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宣判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特殊家庭的7年“蜕变”路

 

□本报记者 牛超

妻子患有精神障碍,经常打骂人,孩子年幼无知,一家4口全靠他一人打零工为生,日子过得“一地鸡毛”……这是7年前张法卫家的生活状态。7年前,因为一次遭遇,爱心人士、公益组织对他伸出援助之手,对他妻子及孩子进行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区、社区两级政府单位对其进行“精准扶贫”……7年时间,张法卫家不但顺利脱贫,而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地鸡毛”到

“干净整洁”

小院不大,有一所3间大的红砖房子,大门有些破旧,但院内干净整洁。院内一角的猪圈旁,张法卫正在给猪喂食。“今年才开始喂猪,一共喂了6头。”张法卫说。院内没有想象中难闻的异味。堂屋门口种有一棵夹竹桃,郁郁葱葱的枝叶间盛开着几朵粉色的花朵,给小院增添了几分生机。

张法卫今年45岁,家住石龙区龙兴街道北郎店社区,妻子患有精神障碍。两个女儿目前一个上初一,一个上小学。

屋内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床头的墙壁上贴着仿瓷砖壁纸。床边放着一张老式三斗桌,上面放着一些孩子的日用品……其中一间卧室,还装上了空调。

这是7月11日记者跟随市爱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志愿者来到张法卫家看到的情形。

“以前,家里乱糟糟的,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家里啥也没有,一贫如洗,更别说种花、养猪了。几年时间,他家的变化挺大的。”市爱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朱智红说。

“现在的生活,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张法卫说。

妻子犯病打伤俩女儿

7年前,张法卫的大女儿刚刚6岁,小女儿才4岁。妻子有病无法照顾孩子,家里的老人也去世得早,张法卫既当爹又当妈,还要打零工、捡破烂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因为家庭贫困,他妻子得不到及时救治,经常发病,打骂孩子。最严重的一次是2015年4月的一天晚上11点左右,张法卫在附近一工厂上夜班,妻子突然犯病,手持铁棍击打正在熟睡的两个女儿。事发后,邻居及其亲属紧急将孩子送到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经检查,大女儿重度颅脑损伤,小女儿口唇裂伤。

考虑到其家庭状况,医院为其减免了部分费用,即使这样,张法卫还是无法及时凑齐医疗费。爱心人士朱智红正好在该院上班,得知此事后,她与记者取得联系,希望能通过晚报呼吁大家帮帮这家人。随后,晚报就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相关部门及爱心人士的关注。石龙区委区政府、市残联等相关部门人员及爱心人士纷纷去病房探望俩孩子,并送去慰问金。

在大家的关注和帮助下,当年4月底,两个孩子康复出院。

一次遭遇 7年帮扶

正是这次遭遇,让朱智红和张法卫一家相识,从此,她将这一家人放在了心上,不定期组织爱心人士王晓华等人前去看望,督促张法卫妻子按时吃药。2018年,市爱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后,更是将张法卫的孩子纳入帮扶对象名单,主要对她们进行精神和心理上的帮扶。

与此同时,石龙区委区政府和北郎店社区居委会也对张法卫进行了“精准扶贫”——带其妻子去医院检查、确诊后,为其办理了残疾证;为孩子上了户口;给张法卫安排了公益岗位;对他家的厕所进行了改造……“按要求能享受的政策福利,我都享受了。”张法卫说。

一家人的生活由此开始有了起色。张法卫的妻子因为及时服药,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再打骂人,还能帮家里洗衣服、做饭,家里来人了,知道主动倒水;孩子们也长大、懂事了,放学回家后知道帮着张法卫打扫院子、收拾屋子了……张法卫也有时间和精力外出干活了。2018年,张法卫一家顺利脱贫。

脱贫后的张法卫更有干劲了。石龙区委政法委驻北郎店社区第一书记娄晓飞说,除了干公益岗位外,张法卫还买了犁地机,农忙时给周边四里八乡的村民犁地;利用小额贷款进行食用菌种植……

“差不多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张法卫说,他家能有今天,都是社会各界帮扶的结果。“他们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有黄帅涛、闫建国、娄晓飞、朱智红……”张法卫说,他们就像自家的亲戚一样,时不时到家里看看,帮着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孩子们聊聊天、说说心里话……也正是在他们的疏导下,两个孩子的心理才得到了健康的发展,我才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

提起最近的打算,张法卫说,考虑到孩子都大了,他准备将家里简单装修一下,“现在条件好了,我也尽可能给孩子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