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个雪糕的价格测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让孩子们踢上快乐足球
风俗里没有陋习
当“阳性”已成往事,何必纠缠不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雪糕的价格测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一些人不相信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决定的,不相信自己手中钞票用脚投票的能力,不相信开放竞争带来的总福利上涨。

文┃光明

最近一段时间,高价雪糕遭遇了重重围剿。它们被称为“雪糕刺客”,一支20元至50元的售价被认为不可接受。舆论围攻之猛烈,把这个话题从调侃变成了声讨。那么问题来了,雪糕应该卖多少钱?

这是一个邻里街坊都可以张口就来的问题,也是经济学上至高至难的问题。恐怕没有一个严肃的经济学家会站出来说,我认为XX应该卖多少钱。因为,如果我们可以说雪糕应该卖多少钱,那么也可以说咖啡应该卖多少钱,小龙虾应该卖多少钱,衣服应该卖多少钱,汽车应该卖多少钱,房子应该卖多少钱。

如此一来,这个世界将多么和谐有序,多么美好理想,一切都在人们的掌控之中。人类无所不能,想让一个东西卖多少就可以卖多少。

可这样的世界从来没出现过。相反,满世界似乎都是自己买不起的衣服汽车,吃不起的山珍海味。对此,人们已经没了脾气,但是雪糕,它不配享有豁免权。它的高价必须被批判,它似乎成了油米面、水电煤,是国计民生的必需,必须保持公益,得“让我买得起”。而且这个批判还得尽快展开,不然再过两个月天气凉了,可能也不太容易买到了。

这一幕有些滑稽。一个雪糕,何以担此重任,配得上这么高规格的舆论审视?这很值得玩味。大概人们打心底就没看得起过这个产品。“小时候5毛钱一根”,雪糕是一个与斑斑岁月相关联的事物,它必须符合朴素时光的简单快乐。如果不是,那么就是对这种叙事模式的背叛,高价由此不可接受。

这好似一场刻舟求剑。用工、租金、物流、营销等成本,都没停留在当年的旧时光里,但人们要求终端产品必须卖某个价格,因为“我希望是这个价格”。

对于雪糕该卖多少钱,其实根本无关紧要,愿意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就是一根上亿元又怎样呢?谁又会买呢?但这件事,却如一张试纸,测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从现状看,至少有一些人对市场经济没有信心,他们不相信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决定的,不相信自己作为消费者有多大力量,不相信自己手中钞票有投票的能力,不相信开放竞争带来的总福利上涨……人们不自信,因而焦虑、急躁、不安、愤怒,要用口水把雪糕的价格给捶下去。

从现状看,在猛烈的批判下,高价雪糕可能会频频遭遇翻车。相关企业会经受严厉的审视挑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也可能在舆论上被放大,最后企业步履维艰。这样的话,舆论和消费者算是胜利了吗?这很难说。这一通操作下来,人们将会得到一种新的市场经济逻辑,这将是充满情绪化、主观性、舆情决定论的逻辑,人们也一定会体会到这样的后果。试图用反市场的方式得到低价,那么最后可能既失去市场,也失去低价。

这两天,又有几款所谓平价雪糕被发现,人们直呼它们是良心是希望。那么,这些雪糕会不会就此失去涨价的权利?万一涨价会不会又被千夫所指?

企业经营策略的好坏,不值得多费口舌。货不对板、价格虚高的产品,自然会被淘汰,这也不值得过多同情。但商品存在于怎样的市场氛围和认知层次里,却值得再三思考。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