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居民送感谢信 点赞社区服务
城市留言板
孝老敬亲 乐于助人
义务理发 情暖老人
爱心企业组织员工无偿献血
周末最高气温38℃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桓文瑞家庭:
孝老敬亲 乐于助人

 

□本报记者高红侠

公公脑血栓留下行动不便的后遗症,婆婆病后成了植物人,从小患癫痫的小叔子终身未娶,面对这个特殊的家庭,家住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曙北社区的桓文瑞一大家人悉心照顾、不离不弃,他们的孝心和爱心感动了很多人。

桓文瑞家住市区曙光街15号院2号楼2单元,5月26日上午,记者冒雨赶到她家。单元门口“孝善楼道”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走进桓文瑞家,面积不大,陈设简单,但收拾得井井有条。桓文瑞93岁的公公前几天生病住院,她刚从医院守夜回来,满脸疲惫,顾不上休息就开始整理房间、收拾晾在屋里的床单。“前两天洗的,有点儿潮,用电扇吹干了。”勤快的她一边与记者聊天,一边麻利地收拾。

外地来平 撑起一个多难的家

桓文瑞今年52岁,老家在辽宁省朝阳市农村,姊妹五人,1994年,排行老四的她投靠平顶山的姨妈。

1998年,桓文瑞经人介绍和张栓柱结婚,婚后,桓文瑞和公婆一家几口人住在60平方米的房子里。桓文瑞的丈夫张栓柱因车祸留下后遗症,不能干重活,公公张全喜是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三处的退休职工,婆婆王桂芝无业,小叔子张栓成出生4个多月便患上癫痫,没有劳动能力。2001年,张全喜突发脑血栓,留下偏瘫后遗症。2003年,桓文瑞从原市毛巾厂下岗。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桓文瑞和丈夫白天打零工,晚上回家照顾年幼的儿子、两位老人和小叔子。“我3岁时亲生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又离得远,我把公公婆婆当亲爸亲妈照顾。”桓文瑞说。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一家人和睦相处,感情很深。

孝道相承 孝老敬亲一家人

2019年10月18日,身体尚可的婆婆王桂芝突发脑出血,虽经多方抢救,却成了植物人。一边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公公,再加上植物人的婆婆,一边还得打零工养家,桓文瑞左右为难。婆家姐姐张栓钦心疼她:“小桓,你安心打工吧,我来照顾他们。”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桓文瑞应聘到距家不远的一商场当营业员,每天上半天班,和张栓钦轮流照顾老人。

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桓文瑞的儿子和侄女对老人也很孝顺。有时候他们忙不开,孩子们争着来照顾。2019年10月,桓文瑞的儿子工作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买了礼物。

2020年10月31日,王桂芝病情加重去世。一家人收拾起悲伤,更加用心地照顾张全喜,每天变着花样给老人做饭,增加营养。几天前,张全喜肺部感染住院,他们轮流照顾。

5月25日晚上9点,下班后的桓文瑞直接到医院照顾公公。“爸,你认识我吗?”一进病房,桓文瑞和公公打招呼,精神有些恍惚的张全喜愣了一会儿,认出桓文瑞,拉着她的手哭了起来。“我爸就是个老小孩儿,看见小桓来了可亲了。”张栓钦说,“俺张家人可真有福气,这么多年了,多亏有小桓。”话中满是感激。

孝心善举 人人称赞

不仅尽心照顾家人,桓文瑞对院里的邻居也很关照。

同院的赵清玉今年87岁了,老伴多年前去世,儿女均在外地,老人不愿离开家,自己独居。桓文瑞对她格外关照,隔两天不见就去她家看望。今年3月,赵清玉不慎摔倒左胳膊肘部擦伤,自己在家简单包扎了下。几天后,她的肘部发炎、化脓,桓文瑞和张栓钦得知后,帮她清理伤口、敷药、包扎,隔两天去换次药。在她俩的精心护理下,赵清玉的伤口逐渐长好。赵清玉说:“小桓对我们这些老年人可好了,每次见面都是婶长婶短地喊。”

“桓文瑞一家不仅孝敬老人,还乐于助人。”曙光街街道曙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杨浩说,桓文瑞家庭及她本人多次获评“市道德模范提名奖”“我身边的好人”“好媳妇”等,他们家更是荣获第二届平顶山市文明家庭称号。2018年,桓文瑞所住的楼道被社区设立为“孝善楼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