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归根”鹰才鹰商寻访大行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投身“渔”业 探商路孵化商才
艾草飘香 带动一方产业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永云:
投身“渔”业 探商路孵化商才

马永云在直播间介绍一款浮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曹晓雨

归根者简介:

马永云,女,37岁,宝丰县肖旗乡人,宝丰县恒洋渔具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

归根者感悟:

落子无悔。我辞去原来的稳定工作,转行做渔具电商,虽历经波折,但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也让更多的老乡获得了技术和能力。感谢政府给我提供场地支持,帮忙周转资金。我相信,市委组织部实施的“归根”工程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建设家乡。

平顶山市深入实施在外人才“归根”工程,用归根文化汇聚人才智慧,通过“归根”鹰才鹰商寻访大行动,吸引“归根”鹰才鹰商资智助乡推动鹰城发展。“我们白手起家,要不是政府给提供场地、资金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公司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感谢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归根’工程,让我能够将事业做大做强,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5月17日下午,在宝丰县肖旗乡七里营村的恒洋渔具商贸有限公司直播间门外,马永云一边观察主播表现,一边说。

不安现状 直播卖起渔具

马永云原本在兰州一家银行工作,生活稳定、待遇优厚。然而,她不安于现状,希望突破自我,改变按部就班的生活状态。她和男友(现在的老公)商议后,决定回到家乡宝丰创业,做服装生意。

去年初,马永云的生意调整了方向。“有朋友在直播间销售渔具效益很好,我和老公专门考察了市场,发现垂钓活动越来越受欢迎,渔具市场前景广阔,便决定做这个。”她说。

当年6月,马永云和丈夫开了第一个渔具直播间。转行跨度大,马永云无论对渔具产品,还是直播营销都很陌生。为尽快熟悉产品、保证直播效果,马永云整天蹲守行业内的顶流直播间,学习不同的销售风格和销售模式。

然而,事不遂人愿。刚开始做直播的20多天,马永云基本处于“零销售”状态。“一家老小等着吃饭,我们的账簿却只出不进。当时都想过放弃了,好在我和老公互相鼓劲儿,决定坚持最后一周。”马永云说。

坚持,守得云开见月明。“最后一周”的第3天,直播间流量骤增。“一天销量就有上万元,可能是前期积累的人气突然爆发了,也可能是跟渔具电商有缘分。”马永云说,这坚定了她扎根渔具行业的决心。

平台做媒 培养电商人才

去年底,马永云和丈夫筹备组建了恒洋渔具公司。渔具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现做现销,销售量低的话会产生货品积压,卖得好的话又时常断货。如何把握供销平衡,是这对夫妻面临的一个问题。为此,她专程前往湖南等地,在行业标杆——小凤仙渔具公司学习销售技巧。经过多次学习观摩,马永云将公司推到另一个高度。

目前,恒洋渔具公司开设直播间18个,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为当地村民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

为帮助职工和乡亲们快速提升职业技能,马永云邀请知名电商直播达人,围绕“短视频拍摄制作”“直播心态建设”“直播话术”等主题,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和渔具配件加工公益培训近百次,累计培养直播带货专业团队20多个,间接带动从业人员4000余人。

“我创业的初衷,就是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遇到有困难的老乡,伸手帮一把,这不算啥。”马永云说,“相信市委组织部的‘归根’工程能吸引更多人才,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设美好鹰城。”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