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窗口大世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2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窗口大世界

 

◎班小丹(河南平顶山)

“回来吃饭了——”,母亲嘹亮的嗓音能叫醒整条街,“听见了,马上回——”两声高嗓门对话之后,归于寂静,而我并没从书中回神,依然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继续想象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怎样的景象。这样的隔空对话在物质匮乏的20世纪80年代经常发生,那时候唯一的课外读物是一本薄薄的绘本,我常常跨坐在门槛上,看得如痴如醉,直到书被我翻得散了页,用针线将书页订好,依然每日翻看。上学后,班主任告诉我她家里有一些从城里买的书,我可以去看,自此一年多时间里,无论刮风下雨落霜降雪天天不落,我将老师家的近百本书看了个遍,也是从那时候起,坚持写日记,作文成了轻松的事儿。儿时那些读过的书不觉间成为点亮人生路的明灯,孤寂时带来温暖,迷茫时指明方向,读书也内化成一种习惯。

90年代物质稍显丰富,零花钱攒起来买《故事会》《童话大王》《读者》《青年文摘》,买回来细细包好书皮,宝贝得不得了。同学们之间不停地借阅,书皮掉了、书角卷了,知识却留下了。偶尔进城,最喜欢的就是书摊了,五角钱可以看一个上午,如痴如醉,却不舍得买上一本,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

到了2000年,进入大学校园里,图书馆突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如此多的图书可以免费借阅,自己仿佛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毕业之后,随着科学进步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逐步进入生活,各类读书软件方便了随时随地读书,但闻不见书籍上的淡淡墨香,我总是难以静下心来,作为电子传媒时代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却不肯丢弃文学阅读的赤子之情。

离开校园已经多年,个人物品中书本最多。每本书新买回来,总会标注上姓名和日期,细细翻看,生怕弄破了书页。爱好不是一朝一夕,读书不是一时半刻,我已从读书中受益良多,现在这一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一座座城市书房拔地而起,在喧嚣的城市开辟了一片片宁静的读书阵地。抛开手机,带着孩子步入书房,儿时如饥似渴读书的热情在优美安静的读书环境中重燃。我和孩子沉浸书中互不打扰,各自体味着快乐。

城市书房外有一座过街天桥,桥上人来人往,桥下车辆川流不息。天桥一边连着居民区,一边连着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边人间烟火,一边桃源仙境,出世入世只在一座桥,人与自然莫名和谐。

余秋雨曾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古人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尽管当代信息化发展迅速,一部手机走天下,但始终取代不了纸质图书带来的那一方悠闲时光。

书本是历史长河里人类集体智慧的可视化显现,城市书房是快节奏生活中精神愉悦的一亩方塘。书籍是路上的珍珠,书房是路上的驿站,让我们乘着文化惠民的东风,以书为伴,在阅读中升华,丰富精神世界,汇聚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