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健康天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粒花生米惹的“祸”
妇产科来了男患者 只为从“磁”享受盆底健康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粒花生米惹的“祸”

图片由医院提供
医疗团队在手术中
 

编者按:手术室,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神秘又陌生的地方。一道门隔开了两个世界,患者在门里,家属在门外。无影灯下,闪动着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多少患者在这里起死回生,又有多少新技术从这里起步,有跪地数小时做手术的医护人员,也有抱着患儿做麻醉的麻醉师……这里每天上演着不为人知的温暖与感动。

晚报健康视界今起推出《手术室的故事》栏目,欢迎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采访线索(电话13592191890,微信公众号:健康视界jksj),让我们一起分享无影灯下感动人心的医患故事。

4月17日上午,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一间病房里,49岁的祁先生躺在病床上输液,陪护在侧的妻子王女士满怀感激在朋友圈里编发了这样几句话:“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点赞!感谢张大夫,感谢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所有专家、大夫、医护工作者……我家病号的手术成为首例。”尽管吐字不清,祁先生仍然努力想要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次又捡了条命!”

这次是祁先生第四次在市二院获救,原因只是一粒花生米。

“罪魁祸首”竟是花生米

第一次是2009年的脑干出血,当时祁先生只有37岁,抢救后没有留下后遗症;2015年,同一个部位再次出血,这次没那么幸运,在ICU抢救一个多月后,他落下了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语言不利、吞咽困难等后遗症。而在这期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他,还因为心脏血管堵塞放了4个支架。幸运的是,担任小学老师的妻子王女士对他不离不弃,一边教课一边照顾他,从不抱怨。

十天前,祁先生出现咳嗽、发烧、上不来气的症状,妻子起初以为是感冒,可他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转,体温还越来越高。王女士忙带丈夫到市二院呼吸内科就诊,初步检查后,接诊大夫张亚平判断:“有可能是吸入异物呛进肺内引起了感染。”结果经胸部CT检查,片子只显示右肺,王女士有点蒙:“我天天守着他,谁还能把他左肺给偷走了?”张亚平解释说:“这是左肺不张,所以显示不出来,考虑异物的可能性大,也不排除肿瘤的可能。”王女士听了很着急,希望医院尽快为丈夫手术。

如果是气管内异物,要行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这对于患有多种基础病、全身血管情况极差的祁先生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市二院之前还没有做过这种肺内气管异物的取出术,一般这种情况会建议患者到省级医院手术治疗,但现在由于疫情影响,家属不愿转到省级医院治疗,表示相信二院,愿意承担手术失败的风险。被祁先生夫妻俩的坚持所感动,科主任杨潘印大力支持副主任朱茜文和去年刚从北京朝阳医院学习气管镜回来的张亚平一起来挑战这个“第一次”。

4月14日,张亚平首先为患者作了第一次气道镜,查看气道内的情况, 明显看到左主支气管内有白色光滑的物质堵塞管腔,夹出来一点后证实是花生米。“正是这粒花生米,把左侧主气管堵严了,并且导致周围出现了水肿。”确诊之后,呼吸内科团队先后向耳鼻喉科、消化内科、疼痛科等科室求助,之后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其中消化内科主任鲁占彪、疼痛科医生李霄兵等人帮助出谋划策,提供支持与帮助。

当晚,张亚平又向北京朝阳医院的专家王臻请教手术细节,王臻帮她分析了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如何处理,鼓励她勇敢挑战“第一次”。

精心手术顺利取出

4月15日上午,一切准备就绪,朱茜文、张亚平等呼吸内科团队信心满满地上了手术台。麻醉之前,躺在手术台上的祁先生说“我现在能活着就是白赚的”,意即请医生们大胆手术。

然而,手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当把网篮送进气管后,由于嵌顿时间长,气道内充血水肿明显,网篮根本无法转动固定异物,并且有出血。他们立即停止动作,决定用球囊把异物推到相对宽敞的地方,然后再放网篮。当花生米被推动到隆突的位置时,离成功只差一步了,大家的心揪到了一起,不料,花生米瞬间掉入了右侧主气道。

“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病人两侧气道都堵住的话,会导致窒息。还好,术前我们就想到了这种情况,对此有预案。”张亚平说,“当时麻醉师迅速改变病人体位,拍打病人背部,查看病人潮气量没有下降之后,我们再次放入球囊,准备把花生米再放回左侧主气道。”

“就在推的过程中,感觉有足够的空隙可以放入网篮,时间紧迫,立即放入网篮。夹的过程中花生米裂成两块儿,先夹取一块儿出来,这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为保证患者的通气,用球囊把另一块儿推到了左侧主气道内,接着用网篮顺利取出。”张亚平说,那是惊心动魄的10分钟,全部取出来时,那粒花生米已碎成了8块儿,成功的喜悦无以言表。

“第一次”的成功,让呼吸内科团队信心倍增。张亚平深有感悟地说:“前辈们说学医要胆大心细,一点不假。做事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但不能畏首畏尾,尤其作为年轻人,要有一股拼劲,敢于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本报记者 王春霞)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