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化艺术·最村宝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王尚志:“笙声不息”唱“活”沉睡乡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2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尚志:“笙声不息”唱“活”沉睡乡村

王尚志在制作簧片
王尚志(中)和朋友探讨笙的制作技艺
王尚志和妻子任秋在试音
 

□本报记者 燕亚男 文/图

2月27日,在新华区香山街道筹备组石桥营村寨墙外的观音岛上,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沐浴着和暖的阳光聊天下棋。问起村宝王尚志的家,大家不约而同抬起头说:“是会吹响器(唢呐)那个志吧?进寨门往东一直走”“人家吹笙、做笙、修笙啥都会”“一家人都会唱”……走出老远,还能隐约听到村民们对王尚志的夸赞声。

今年70岁的王尚志精通民族乐器,做的笙也远近闻名,他带领村民自发组织了一个民间小剧团,每晚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还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豫剧小品,给石桥营及周边区域村民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2020年,在河南省开展的“寻找村宝——大型文化志愿公益活动”中,王尚志被评为“百佳村宝”。

做一把好笙,要调音上百次

走进王尚志家,他正坐在台灯下伏案制作笙的灵魂部件——簧片,一会儿用小工具打磨,一会儿拿在耳边拨动簧片听听声响。

“最近山东、陕西等地定制笙的人比较多,一直在赶工。”王尚志看到记者,站起身来热情地打招呼。

一旁的桌子上摆着几个做工精细的笙,给室内平添了一股艺术气息。地上摆放着待组装的乐器部件和准备邮寄的快递,最吸引人的要数墙上张贴的密密麻麻的奖状及桌子上的荣誉证书。

王尚志的工作台上摆满大大小小上百种工具,台下的一个小桶里装了大半桶废弃的簧片。王尚志说:“做一个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制作一把好笙。对簧片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个笙的音色和音量关键就在簧片上。现在的笙一般有17个、21个、24个簧片,最多的有37个。每做出一个簧片都要装到笙中试音,如果声音不好,这个簧片就报废了。”经他手制作的簧片,薄如纸,簧面看不到缝,颇受吹笙者的青睐。

“为了做笙,有时候他要调音上百次,簧片受天气影响容易热胀冷缩,需要不停地调试音准,有时还要根据演奏者的要求调出不同音调。很多工序都得手工制作,需要锯、削、锉、钻、磨等上百道工序。”王尚志的妻子任秋说。

“其实我原来就是一个吹唢呐的,到这儿才开始做笙。我是咱市第一届唢呐状元,儿子王亚军曾连任好几届唢呐状元,女儿王真真现在在市豫剧团工作,我们家也算是文艺之家了。”王尚志笑着说。

从吹唢呐到做笙,他成了“网红”

王尚志老家在漯河,受祖辈影响,幼年时便走上了吹唢呐之路。1977年,王尚志到平顶山郊区豫剧团吹唢呐,在那里认识了任秋,婚后到了石桥营村,也把唢呐吹到这里,推动了唢呐这一民间艺术在这里生根开花。

“那几年周边谁家有红白喜事都来找我们唢呐班,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接三四十场,儿子女儿从小跟着我们唱戏、演奏,七八岁就能单独带班子出去吹奏。”王尚志说。

上世纪90年代初,王尚志代表新华区在平顶山火车站参加我市第一届迎新春唢呐比赛,吹奏了《正月十五闹花灯》,获得了唢呐状元。当时比赛现场人山人海,有好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看比赛。

唢呐和笙都是民族乐器,有很多相通之处。吹唢呐的同时,王尚志也学会了吹笙,吹笙的经历给他后来制作笙积累了经验。

2000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关注、传承戏曲和民族乐器,王尚志和任秋办起了戏校,一办就是十几年,学员来自周边及漯河、驻马店等地。“当时有

长期班和暑期班,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长期班的学生吃住在家里。我们当时为市文化艺术学校输送了不少学生,有的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还有的获得了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王尚志自豪地说,后来虽然戏校停了,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每年来看望他们。

闲余时间,王尚志开始做二胡、笙、唢呐等民族乐器,还在市工人文化宫附近摆过摊。提起最初学做笙的经历,王尚志至今记忆深刻:东拼西凑了300元钱去漯河拜师学手艺,结果到那里后,钱花了,啥也没学到。回来后,王尚志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哭了一场。

“那时候家里很穷,为凑那300元钱太不容易了,最关键的是连笙都没见到。哭完后,我再也没做过笙,觉得学门手艺真的太难了。”直到多年后,王尚志再次做起了笙。没想到这次一做还真做成了,王尚志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在地上“打马车轱辘”。激动过后,他拿起一吹才知道自己做的笙根本不行,但他仍然很高兴。后来为了学习,他去过很多地方,但是“同行是冤家”,很多地方不允许同行去探访。他并不气馁,通过不断吹笙、修名笙,最终学会了做笙。

如今,王尚志通过手机网络平台宣传其手工制作的笙,在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也成了“网红”,找他买笙的民乐爱好者遍布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人把自己的笙寄到他家维修、调音,得到了大量点赞和好评。

组织小剧团,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说话间,村民魏喜和何鸿恩来找王尚志。何鸿恩表示,王尚志夫妻俩特别热情,经常有戏友和乐器爱好者来他们家切磋技艺,有人来学做笙,他也教,还留大家在家里吃饭,称他是村宝毫不夸张。

今年76岁的魏喜说:“我们都喜欢唱戏、吹笙,天暖和时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村子的广场和观音岛为大家演出,吃完饭去听戏几乎成了村民的习惯。”

“玩了一辈子乐器,唱了一辈子戏,当兵时给战士们唱,复员回来给乡亲们唱。”王尚志说,多年来,在他和妻子的带动下,石桥营村热爱文艺的村民自发组织了一个小剧团。

“村里给我们配有专门的活动室,每周六、周日下午,我们会一起排练、切磋技术。”王尚志说,石桥营有600余年历史,村里“一步两眼井和五步三孔桥”“茶锅地”等传说源远流长,他们把这些传说编成节目,在周边村庄义务演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宣传了石桥营村。

该村党支部书记任家辉说:“村宝是乡村的形象大使、文化使者,村里平时有啥活动,他们都积极参与,还把石桥营的文化和传说唱到了更远的地方。下一步,我们计划把王尚志的乐器制作技能变为产业,依托观音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打造成乡村文化旅游的名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