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老年生活·聚光灯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别让“废物式养老”毁了晚年幸福
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大全来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废物式养老”毁了晚年幸福

 

□本报记者 吕占伟

时下,“废物式养老”的观念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何为“废物式养老”?即老年人在退休后容易被视为“老弱群体”,遭到子女的“圈养”,每天不需要做什么事,就是晒晒太阳、遛遛弯,活动范围很窄,私人生活了无生趣。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角色苏大强身上,“废物式养老”得到了形象化的诠释。作为一名退休老人,苏大强在二儿子家有吃有喝,每天看看电视、到楼下散散步,但是过得并不开心;他到小石餐厅帮忙,尽管在那里每天忙着倒水、扫地、收拾东西,但却笑得合不拢嘴。

我市心理专家认为,“废物式养老”是对中华孝道的曲解,对老人的晚年生活和身心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只有老人和子女树立正确的养老、孝老理念,才能为家庭和谐奠定基础,让老人拥有幸福晚年生活。

“废物式养老”VS

“积极有为型养老”

家住湛河区沁园小区的张阿姨今年65岁,有一儿一女,均在外地工作定居。今年1月,远在广州的儿子儿媳邀请她和老伴儿去那里过年,由于好久未见到儿子了,老两口欣然赴约。可是去了没多久,老两口就悻悻而归。回平后,张阿姨向关系亲近的人透露,自己在那边很不适应,老伴儿也有同样的感觉。儿子家雇有保姆,孙子上的是寄宿制学校,也轮不到老两口接送。眼看在儿子家里成天就是吃吃喝喝,连饭都不用做,干惯活儿的张阿姨适应不了,不顾儿子儿媳的苦苦挽留,跟老伴儿一起回家了。

“在女儿家和在儿子家的经历几乎一样,啥都不用插手。儿女工作忙,跟我们沟通的时间很少,我们只管被动接受安排好的一切,我觉得自己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张阿姨说,回来后,趁着春节,朋友拉着她出去玩,郊游、跳舞,她又拾起了自己最擅长的手工艺编织活儿,所有的烦恼很快都烟消云散了。

比起张阿姨遭遇的“废物式养老”经历,77岁的市民张遂喜算是“积极有为型养老”范例。家住市区五一路附近的他是我市一名军转干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退休后学了一手推拿按摩缓解疼痛的技艺,在市区开了按摩店。从2015年起,因儿子到南昌工作,张遂喜就跟着到南昌居住。当时,他的孙女才2岁,7年时间下来,他不仅在南昌开了按摩店,还积极照看孙女,接送她上下学,可谓事业“第二春”和帮儿子照顾家庭两不误。

在孙女放寒假、暑假时,他抽空回平顶山探亲休息。这种往返两地“候鸟式”的退休生活,他早已习惯了。日前,他在电话中向记者透露,今年春节前他已回平,在家过了一个春节,已经买好了2月26日回南昌的车票。

“废物式养老”

是对孝道的曲解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生存及安全需求(如吃饭、穿衣等)满足后,还需要更高层次的追求,如被爱与被尊重的精神心理需要,如此一个人才有机会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在我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许允刚看来,“废物式养老”已成为当今一种社会现象,很少有人去关注老人的精神心理需求,这与我们传统的孝道文化影响密不可分。在历史上,我们的民族一直被“饥饿”困扰,子女能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是老人最大的福气,也是子女尽的最大孝道。如今,衣食无忧已不是老年人追求的唯一幸福目标,他们还需要精神心理上的抚慰。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完善感。这个时期的老年人除了要面对生理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外,还要与内心的不良情绪作斗争,学习如何保持自己的潜能和智慧。积极面对现实,根据体力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心态。努力发现一种完善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发挥潜能,以弥补自己的缺憾,使生命更有意义,使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年期发展顺利的结果是对自己产生完美无缺的感觉,表现为乐观满足和心平气和地安享晚年,形成有智慧的品质。如果发展遭遇障碍,则会出现挫折感、失落感和绝望感。因此,在保障老人衣食无忧的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还需给予精神心理上的满足,这才是新时代的孝道。”许允刚说。

五招摆脱

“废物式养老”怪圈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陷入“废物式养老”的怪圈呢?

许允刚说,一是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老人的第一心理需求是陪伴,陪伴是给予老人最好的心理营养,子女在忙碌之余,应多抽时间陪老人聊聊天,一起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可以让老人获得希望感。

二是要鼓励老人多与人交往。人年纪大了,行动受限,人际交往减少,心里话无法倾诉,很容易陷入悲观境地,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子女既要为老人创造走出去交流的条件,也要和老人保持合适的见面频率,避免让老人出现盼儿归“望眼欲穿”的情况。

三是和老人保持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天伦之乐是老人获得幸福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家庭和睦、关系和谐,可以让老人感受到自己为家庭奋斗的快乐和成就感。子女要为自己的孩子做尊老爱幼的榜样,在上辈人和下辈人之间培养亲密关系。

四是鼓励老人发展兴趣爱好,做个人喜欢的事情。老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既能让老年生活充实,又实现了自身价值。

五是作为老人也要体谅子女的不易。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十分辛苦。老人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动手,不为子女添加负担,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为子女分忧,这样的互相帮助、互相体谅,既能发挥余热,又可丰富老年生活。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