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起向未来
擂鼓台抒怀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擂鼓台抒怀

 

◎张振营(河南平顶山)

元宵节刚过,忽然有了再探擂鼓台的欲望,于是唤一好友即时前行。

擂鼓台位于宝丰县李庄乡,是宝丰与平顶山市区之界山,东连落凫山,西接龙山,海拔505米,远看就像一个大馒头,一条弯弯曲曲的碎石路,像蛇一样从山下蜿蜒到山顶。

昨夜的小雨已停,山间还有些许寒意,于是弃车徒步,一会儿便额头沁汗。

抬头仰望山顶,草木稀疏,山体泛红,蔚蓝色的天空点缀着悠悠白云,半山腰以下林木稠密的小路上落满了黄叶,踩上去松软绵柔,不经意间打湿了我们的鞋子和裤脚。光秃秃的丛林里,唯有松柏深绿依旧。林间时而有鸟歌唱,冷不防被我们惊到的山鸡“扑棱”一声展翅而飞,我只看到了她美丽的倩影。

当我们爬到山顶时,薄雾散尽,眼前豁然开朗,举目四望,视野开阔,俯视山南,城市高楼林立,矿山井架高耸,山北丘陵间淡雾缓飘,如轻烟般氤氲浮动,让人心旷神怡。

擂鼓台上是一块平地,在这里遇到一位放羊的老人,他饶有兴致地向我们讲述楚庄王的故事。何止是他,周边村庄哪怕是不识字的老人对楚庄王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我站立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楚庄王击鼓督战的位置。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楚国以“好战”闻名,楚庄王骨子里也有血性的基因。经过三年准备,于公元前610年继先祖之志开始筹谋北伐中原。

为报楚国“成濮之战”战败之耻,楚庄王率大军在大龙山安营扎寨,寻机与晋决战。此山南距楚国军事重镇叶邑不足百里,且有楚国修筑的方城(长城),退可依。北临广阔平原,进可达郑国。又处荆许古道,行动便利,且山上有坚固石寨,易守难攻。

晋郑联军杀气腾腾扑来,想将楚军围在山上一举歼灭。楚庄王镇定自若,临危不乱,一边沉着应战,一边派细作渡过滍水,引叶邑军民几千人于夜里持火把呐喊而来。晋郑联军见状不战自乱,楚庄王亲自在山顶擂鼓督战,楚军呼啸着向山下杀去,杀得晋郑联军大败而去。

为纪念楚庄王和楚军的英勇气概,后人就把大龙山上的这座山头称为擂鼓台,并沿用至今。

胜利的楚庄王站在山顶,目光掠过起伏的山岗,一定是踌躇满志。冷风飕飕,我感觉嘶鸣的战马和猎猎战旗似乎就在眼前。

擂鼓台的来历还源于另一个传说。相传,楚汉争霸时刘邦在此练兵,嫌鼓声不够响亮,就随口说道:“要是有面声震百里的大鼓就好了!”刘邦是老天爷的儿子,金口玉言,当夜天神就从天宫搬下一面大鼓,放在山头上。刘邦得此鼓,声震日月,将士们听鼓声豪气冲天,终练得兵强马壮,一举打败霸王,一统天下。人们就称放置大鼓的山头为擂鼓台。

鲜为人知的是,擂鼓台古时也称“沛公垒”,刘邦在此安营扎寨确有其事,这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记载:汉高祖刘邦(沛公)入关攻秦,行军至此,曾在峰顶安营扎寨,故而,后人称此山为“沛公垒”。

不论是“擂鼓台”还是“沛公垒”,皆因战而名,登临其山,闻其名,豪迈的英雄气概油然而生,当年楚庄王和刘邦登高振臂呐喊、万马奔腾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擂鼓台又是誓师台、检阅台,在此停留的军队,无不所向披靡。楚庄王此战之后,开疆拓土,终成春秋五霸之一。刘邦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从擂鼓台跃马犨东(今鲁山县张官营)大败南阳太首吕齮。犨东大捷后,打通了经南阳,走武关,越秦岭,攻咸阳的道路,秦王子婴出降,刘邦一统天下。

数千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从擂鼓台到山北的城父故城遗址,楚庄王的故事还在流传。山南两个冠名高皇的村和宝丰石桥镇高皇庙村,都是刘邦驻扎过军队的地方。擂鼓台造就了鹰城独特的军事文化。

硝烟散尽,春染河山。我在擂鼓台上已寻不到古战场的详踪,而亘古不变的是吹向山头的风。我站在风中沉思,遥想多少血肉之躯在刀枪剑戟中终结了生命,不由想起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站在楚庄王和沛公刘邦曾经击鼓的地方,胸中激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

一江春水东逝去。多少英雄豪杰,最终烟消云散,唯有这遗台故垒。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鹰城大地处处是故事,处处是传奇。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