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奔向春天——开门大吉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油:以匠心唤起舌尖上的记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2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油:以匠心唤起舌尖上的记忆

电机带动石磨磨浆
兑浆搅拌,为撇油、取油做准备
 

□本报记者 吕占伟 文/图

卖油郎,敲梆梆;从前街,到后巷。曾几何时,以传统手工技艺为特色的小油坊,在鹰城老一辈人的生活记忆里清晰如昨:靠人力推转的小石磨,“吱吱呀呀”的声响,将一粒粒芝麻磨出醇正弥久的香油。

岁月荏苒,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日益普及,现代化的轧油工艺取代了鹰城传统的手工作坊,但不变的仍是那一缕油香。

A

一缕油香传承至今 唤起舌尖上的记忆

今年63岁的朱新凯是周口市商水县化河乡小庄村人,1986年、1987年间,他经常开着卡车将老家种植的芝麻运到平顶山,给这里的油坊送货。时间一长,他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便萌生了到平顶山开办油坊的想法。1988年冬,时年29岁的朱新凯带着妻儿,拉着一盘石磨、两口铁锅来到平顶山,在原体育路农贸市场租了个50平方米的铺面,并于翌年深秋开始加工小磨香油。

1月14日,面对记者的采访,朱新凯回忆说,这个门店在体育路原平顶山灯泡厂西墙外。“那时,我在店后炒芝麻,妻子在店前卖香油。炒芝麻的屋就是我们的卧室,一家几口人晚上挤在水泥平台垒的‘床’上睡觉。”

无论寒暑,每天凌晨三四点钟,朱新凯就得起床,先是淘洗芝麻,然后在篓子里将芝麻控水、晾干,再在一口大锅里用一个耙子不停地翻搅,进行炒制。炒芝麻的时候,天刚亮。

“得把芝麻炒熟,标准是达到200多摄氏度的温度,颜色变成枣红色。用手一捻,芝麻吃着发苦,这样出来的油吃着才发香。接着,就是将芝麻放在石磨上磨制。”朱新凯说,整个过程一定要拿捏好各种火候。比如,啥时候是炒熟,啥时候往锅里加水等。等磨出来的浆是深红色糊状时,再把它倒进大锅里晾,接着加开水,进行振荡。“加开水是有比例的,100斤(1斤=500克)浆最少得加80斤水。”

“出油前的振荡很关键,经营初期,磨油主要依赖手工,常常是用一口大锅、一块大石头和一个‘大葫芦’样的东西在一起振荡,根据‘水重油轻’的原理,小磨油就漂上来了。”那时,每天要忙到晚上10点、11点才能睡,因为得准备第二天的芝麻,还不断有人过来买油。“很辛苦,好在那个时候自己年轻,能顶得住。”朱新凯说。后来,为提高生产效率,他花1900多元从山东临清市购买了一套生产设备。

“算上我家,当时体育路一带有3家油坊。”朱新凯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平顶山市区有40多家油坊,都是像他这样的小作坊,分布于各个菜市场,老板以豫东人居多。

“一般来说,100斤芝麻能榨出45斤香油。如果芝麻饱满、自然成熟的话,出油率更高。”朱新凯说,为把好原料关,他一直使用自己在周口老家种植的芝麻加工香油,老家的芝麻种植面积现有1100多亩。

1992年,朱新凯注册了“明轩”商标。1992年至1993年,他蹬着三轮车到市区各个商店送小磨香油礼品盒。随着销量的增加,原有的场地不够用了,他就在市区建设路与凌云路交叉口附近建了一家占地两亩的厂子,后来几经搬迁,在高新区落了脚。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展,近期他又找到了新厂址。

B

现代轧油工艺“唱主角” “手艺人”的匠心更需坚守

“以前的石磨工艺主要依赖人工,后来是电机带动石磨,加水、搅拌、撇油等环节需要人工辅助,现在则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1月14日上午,在位于高新区的厂子里,朱新凯的儿子朱刘涛说。36岁的朱刘涛戴着近视镜,性格沉稳。

两三岁随着父母从周口老家来到平顶山定居,从南京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朱刘涛结束了在深圳的短暂创业生涯,回平帮助父亲打理生意。

小时候,朱刘涛同石磨‘朝夕相伴’,白天看它磨油,晚上跟它在一个屋里“睡”,浓郁的小磨香油味儿整天绕在他的鼻尖。“上小学的时候,同学都爱挨着我坐,因为我身上的香油味很浓。”

“如今,淘洗、炒制、磨浆、倒浆、兑浆、搅拌、振荡、静置、取油等小磨香油的生产加工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朱刘涛指着生产车间内各种各样的机器,向记者娓娓道来。

先用专门的机械对芝麻进行淘洗、沥干,使用烘炒机对芝麻进行恒温烘炒。炒制过后,在筛风机里对芝麻进行扬烟除杂,散发出多余的热量,过滤掉杂质,然后出锅,再使用提料机将芝麻吸走。

接着是磨制环节,这个过程跟传统的“石磨水代法”原理相通,就是用石磨把芝麻磨成浆后,通过加水把油给置换出来。利用“水重油轻”的原理,让水跟浆充分结合并沉下去,香油就会浮上来,然后把上面的油撇出来,再搅拌、振荡,连着撇4遍油。由于传统的“石磨水代法”出油并不彻底,所以还要通过大型的锥形沉淀罐将撇出的油进行10天至15天的自然沉淀,再撇油,再通过液压过滤机进行32层的深层过滤,以确保油色足够清亮,达到质检和市场的要求。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父亲总是教导我,一定要守住匠人的初心,用‘手艺人’的标准把控每道生产工艺,不要砸了自己的牌子。”朱刘涛说。

C

机械化加工日益普及 传统轧油工艺难觅踪影

跟生产条件和规模居于上游、品牌化和公司化运营纯熟的轧油业“大咖”相比,分散在市区日杂市场和部分村镇的轧油门店有着独特的生存之道:就近服务居民,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

记者从市区火车站市场、新华区西市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井营村等范围的一些榨油作坊、门店了解到,这些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店面普遍不大,有的面积仅50平方米,但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加工制作,而传统的手工轧油工艺由于生产效率较低,在市区很难觅到踪影。

示范区青石山街道井营村村口就有几家油坊。其中一家油坊的店主刘伟今年49岁,在西安卖过服装、开过超市,9年前回村创业,近年干起了榨油行当。“年关了,本村和周边居民忙着轧油、办年货,这几天店里比较忙碌,机器一直转个不停。”刘伟说,轧油的时候,先拿芝麻等油料在电炒锅里炒一下,温度、出油率都可以自动控制;磨制、出油等环节靠一台机器就可以搞定,过滤、冷却等一整套的流程,都是机械化。

距离该门店不远处的一家粮油店,男老板一家是南阳人,迁来平顶山开油坊6年多了。“现在,传统手工轧油、磨油的作坊,也许在很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像我们这些临街门店,现在基本都是机械化生产加工,靠新买的轧油机、磨油机,一个小时就能出80斤油。我和我爸两人就能搞定。”老板的女儿、26岁的鲜瑞秋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