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归根”鹰才鹰商寻访大行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植根电商 守初心授人以“渔”
矢志不渝 郏县餐盒进万家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松琴:
矢志不渝 郏县餐盒进万家

杜松琴(左)和公司副总经理潘火群查看餐盒质量
 

□本报记者 张鸿雨 文/图

归根者简介:

杜松琴,女,48岁,郏县王集乡侯店村人,平顶山市鼎灿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郏县优秀企业家称号获得者。

归根者感悟:

吃过百家饭,尝尽各种苦。在外15年的日子的确艰辛,回到郏县投资兴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带动更多人走上了致富道路。我将依托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归根”工程,让平顶山的餐盒品牌“香飘”千家万户。

平顶山市深入实施在外人才“归根”工程,用“归根”文化汇聚人才智慧,通过“归根”鹰才鹰商寻访大行动,吸引“归根”鹰才鹰商资智助乡推动鹰城发展。“市委组织部实施的人才‘归根’工程搭建了好的平台,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多上马生产线,为周边乡亲提供更多岗位。”1月16日上午9点,在位于郏县产业集聚区的平顶山市鼎灿工贸有限公司内,董事长杜松琴说。

此时,无尘车间内,20余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一个个或透明或白色或橙色的餐盒、盒盖,由微型机器人从注塑机内取出,站在操作台前的工人立即认真查看外观、形状并清点数量、进行包装,随后这些产品很快发往全国各地。

果断返乡 转行再次出发

今年48岁的杜松琴大专毕业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但不满足于现状的她,和家人一起到北京经商,做服装、鞋子批发零售,因为头脑聪明、能说会道,回头客一拨又一拨,不到半年就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她经常往返于广州和北京两地,虽然辛苦,但收入喜人。

此前,国内旅游市场红火,看到“钱”景,在做好批发业的同时,她在老家郏县开设了一家旅行社。见多识广、处事大度的她很快小赚了一把。

在从事旅游产业时,杜松琴敏锐地发现便携式、一次性餐盒很受食客喜爱,小小餐盒蕴含着巨大商机。而此时受电商冲击,服装、鞋子实体店形势下滑。她立即抽空到深圳、福建、浙江等地考察,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分析,决定投资建厂,生产一次性餐盒。

说干就干,她转让了北京的生意。郏县投资条件优越,产业集聚区有厂房,且厂房距老家也近,她找朋友担保贷款,加上自己的积蓄,合计投资1500万元的生产线上马,同时注册了“天天伴”“兰鸥”两个商标。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杜松琴又是学习企业管理,又是研究市场经济学、学习机器检修。如今,她的产品覆盖大半个中国,还有部分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到加拿大、美国等地。

加大投资 新品可以降解

杜松琴了解到,国家标准《GB/T 18006.3-2020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要正式执行了。善于观察的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上一套可生产环保可降解的设备,让消费者用上良心餐盒,吃上放心餐。

于是,杜松琴又在产业集聚区兴隆路上开工建设新厂房,扩大规模。目前,第一栋厂房已建好,建设面积1.3万余平方米,部分设备已购置安装到位,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计划春节后开启。第二栋厂房预计2023年动工。

“现在的老厂房面积太小,产业链无法延伸,已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要。在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归根’工程引领下,我们将继续注塑、吸塑、可降解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开发新品,提升可降解餐盒的比重。”谈及未来,杜松琴说。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