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归根”鹰才鹰商寻访大行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安晓军:南茶北移 种好白茶惠桑梓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2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晓军:南茶北移 种好白茶惠桑梓

◀河南省千宝农业种植公司总经理安晓军
安晓军查看茶叶质量
在制茶车间,安晓军带领技术人员精心研究,提升茶叶品质
 

□本报记者 杨德坤 文/图

归根者简介

安晓军,1987年5月生,舞钢市八台镇人,河南省千宝农业种植公司总经理,舞钢市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平顶山市第二届脱贫攻坚“鹰城榜样”先进个人、舞钢市劳动模范,荣获平顶山市五四青年奖章。

归根者感悟

市委组织部实施的优秀人才“归根”工程培植沃土、汇聚人才,必将为乡村振兴积蓄更大的力量。我要牢牢把握这一契机,立足“白茶种植最北端”的独特优势,携手科研院校,承接政策东风,统筹布局万亩白茶核心产区,坚持“以茶为本”与茶旅、文旅、特色民宿、茶文化体验、健康养老及美丽小镇建设深度结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增收。

平顶山市实施在外人才“归根”工程,用归根文化汇聚人才智慧,积蓄人才力量。通过“归根”鹰才鹰商寻访大行动,吸引“归根”鹰才鹰商资智助乡推动鹰城发展。

“从根本上、长远上来说,‘归根’工程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高招和妙招,以情感为纽带、以服务为依托、以共赢为目标,必将促进更多的人才回归家乡、更多的项目落地家乡。”1月6日,在位于舞钢市庙街乡人头山村的茶山上,河南省千宝农业种植公司总经理安晓军说。

新年伊始,今年35岁的安晓军迎来了自己的两个新身份——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舞钢市茶叶流通协会首任理事会会长。

从在深山里试种白茶,到成功实施“南茶北移”,茶园基地上千亩,安晓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其成功种植的“灵珑山”白茶产品先后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认证,斩获第十一届鼎承茶王赛金奖、中国第二十一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并荣膺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而千宝农业种植公司也被授予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示范项目,并成功创建为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

1 找准定位

决定返乡创业

上高一时,安晓军因家中变故不得不辍学到南方务工; 他在浙江安吉、江苏溧阳等地担任舞钢市一棉纺厂的驻外业务员。“当时在南方跑业务,无论到哪个厂里,人家都会给我泡一杯茶,天长日久自己也就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有心的他萌生出从事这一行业的最初念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安晓军邀请南方的几个朋友到家乡舞钢市游玩,优良的微地形生态、湿润的小气候环境,让南方的朋友们惊呼“山水林城融为一体,这里简直和南方的地理风貌如出一辙,茶树在这里应该也能存活生长”。

朋友们的闲聊戏说却“一语惊醒梦中人”,安晓军当即拜访了江苏溧阳“余氏六碗茶”的创始人余永安,并在他的引荐帮助下,将3000余株茶树运回舞钢市灯台架景区的一处老林场里移栽试种。

一年后,从南方回来的安晓军前去看茶树生长情况,“3000多株茶树,并没有用心管理,竟然成活了60%,简直是奇迹”。喜出望外的安晓军将茶树上采下的3斤(1斤=500克)茶叶连夜加冰保鲜连同土壤样本运往江苏,请余永安等大师们品鉴。

“茶叶品质很好,舞钢的水土气候环境完全适合白茶种植。”专家们的定论,更坚定了安晓军返乡种茶的决心和信心。

2 南茶北移 梦想照进现实

安晓军在尹集镇一片丘陵荒山上开垦出了9亩茶园,小试他的“南茶北移”计划。随着白茶市场的一路看涨,再加上家乡返乡创业政策的召唤,他果断放弃了南方的优厚薪资待遇,“精挑细选”到庙街乡人头山村流转土地120亩,开始大规模种植茶树。同时,他还按照工艺标准化要求,买来制茶设备,建起了制茶车间。

茶树喜湿怕涝,喜温又怕旱。一场大旱让新栽的茶苗奄奄一息,安晓军天天在茶园里忙得够呛、晒得黢黑,“水源找到了,买来水泵浇茶苗,坡度太大水泵压力不够;换了大水泵,变压器电压却又达不到;找来了大功率变压器,水管承受不了水压又接连爆管……”初来乍到,遭遇的困难一拨儿接一拨儿,让安晓军深感“想做点事咋这么难”。

乡亲们和政府相关部门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安晓军最关键的帮助,“不管是那一场大旱,还是后来的低温上冻天气,每一次遭遇困难都能‘逢凶化吉’,茶苗损失并不大”。

安晓军收获的“灵珑山白茶”从最初的年产40多斤逐步达到500多斤,如今已采茶近千斤,产量和品质“芝麻开花节节高”。

安晓军说:“近几年白茶市场一直很稳定,基本上头采的十几斤极品茶每斤售价上万元,明前茶差不多6000元到8000元,雨前茶价格两三千元,其他的少说得六七百元,因为咱的茶品优良、诚信经营,总是早早就被预订一空,有的甚至定金已提前两年交付,根本不愁销路。”

如今,安晓军的梦想正在返乡创业的道路上“照进现实”。

3 回馈乡亲 延长产业链条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人头山村村民在灵珑山上开垦梯田种粮食,后来随着务工潮的开始,仅有的几块薄地也成了荒草林地,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变得单一起来。

“一人富不算富,要借助白茶种植带大家谋出路”,这是安晓军当初来到人头山村时许下的承诺。“南方市场需求旺盛、北方又是一片空白,咱不能吃独食,要抓住时机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为此,他在茶园里推出了“保起来”“扶起来”“帮起来”“带起来”等“帮扶引种套餐”,带动周边群众跟着他一起种白茶。随着白茶市场的一路向好,再加上安晓军的运筹帷幄,短短几年间,尝到甜头的村民跟着安晓军已发展白茶种植500余亩。他的茶园吸纳周边9个村的村民前来务工,同时扶持这9个村子的集体经济年增收达到19万元。

如今,人头山村的九龙山茶乡景区已顺利通过了国家3A级景区的评审,依托茶园基地建起的茶园民宿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向往之的理想地。“下一步我将依托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归根’工程,结合市、县、乡里的规划指导,发展茶宿、茶食产业,延长白茶链条,把舞钢市的白茶品牌做大、做强,让小小的白茶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安晓军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