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这个不幸的人有了一个幸运的人生”
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举行
家长当“老师 ” “课后服务”更多样
白龟湖鲁山水域清理抬网、迷魂阵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这个不幸的人有了一个幸运的人生”
叶县一截瘫人士致电晚报感谢政府与社会的关爱
 

□本报记者 牛超

家住叶县保安镇杨寺庄村的杨海森是个高位截瘫者。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他的生活有人照顾,两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自食其力。杨海森对此心怀感激,12月13日,他给晚报打来电话,想借助晚报向多年来帮助他的媒体、义工、爱心人士及叶县和保安镇的两级政府表示感谢。

打工受伤,他成了高位截瘫者

杨海森今年49岁。据其介绍,2003年,他在山西一煤矿打工时,不慎从煤车上掉下,造成颈椎中枢神经断裂、骨椎受伤,除一只手的手腕处有感觉外,头部以下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当时,他的女儿刚刚3岁多、儿子不足两岁。妻子照顾他一年后改嫁,留下他与女儿、儿子相依为命。

“老母亲当时已年过七旬,天天拖着年迈的身体照顾我。家里的几个哥哥姐姐见我可怜,轮流帮我照顾孩子。”杨海森说,“当时,家里条件特别困难,孩子想买个5毛钱的东西,我都拿不出钱来,全靠亲朋好友接济。”

社会各界为其送去关爱

杨海森说:“首先要感谢平顶山晚报,是你们的报道让我的命运迎来了转机。”

杨海森的遭遇最早被《平顶山晚报》报道后,引起市义工联的关注。市义工联叶县分会赵世须等人经常到他家走访,给他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女儿、儿子到了上学年龄,市义工联又帮着联系爱心人士资助孩子上学。

2015年,杨海森的母亲生病,加上年事已高,无力再照顾他。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市义工联为其制订了“玻璃心”助养计划,帮他联系、寻找愿意接纳他的养老院,并为其众筹资金。

“当时还是保安镇镇长的贺利民得知我的遭遇后,多方协调为我送来3000元爱心款,叶县公安局黄少华等人也为我捐款近3000元。还有不少爱心人士通过微信或转账的方式给我捐款。”杨海森说。2015年8月23日,在义工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杨海森顺利入住市万年青老年公寓。这一住就是3年多,费用全部都是爱心人士、义工和贺利民为其筹措和协调的。

儿女长大成人,他心满意足

2018年,杨海森的女儿从平顶山市技师学院毕业,离家三年的杨海森也想回家生活,但家里的房子多年无人居住,院内长满了杂草,房屋漏雨、水管生锈。贺利民协调保安镇相关部门,为其维修房屋、平整院子、更换水管,并安装了无塔水设施,改造了厕所。其间,叶县县政府的领导也多次到他家中慰问。

三口之家再次生活在一起,杨海森很开心,也很感激。“女儿在家照顾我一段时间后,在贺利民的帮助下,到一个工厂上班。2019年,儿子去重庆当了兵。”杨海森说,由于家里又无人照顾他,市区一位叫“花语满天”的微友和黄少华等人相继为其筹措资金,找同村一位村民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我能活到现在,看着儿女长大成人,特别满足。”杨海森说,现在,他女儿正在南京学习美容美发,儿子马上要转士官,“日子越过越好,这一切都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政府给予的。我这个不幸的人有了一个幸运的人生,真的是特别感谢。”

黄少华是叶县公安局宣传科负责人,提起杨海森,他说:“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认识已有十几年,知道他很不容易,所以经常联系他,问问他的身体情况。”

黄少华说,他是通过叶县公安局保安镇派出所原所长朱卫东、民警李淑艳知道杨海森的,后来,他们三个以及叶县公安局宣传科的孙燕凌、蒋一帆特别关注杨海森,隔三岔五就询问他需要啥帮助。去年,他们几个凑钱为杨海森的护工涨了工资。

“他这个人很坚强,虽然年纪轻轻就遭遇了不幸,但他特别乐观,这一点让我们非常欣赏。帮助他,我们也只是尽点绵薄之力。”黄少华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