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燕亚男 实习生 栗思佳 文/图
肉形石、红牡丹石、青花石、鲁山绿玉、砚台石……走进鲁山县三里河转盘附近的奇石苑市场,你会发现这里奇石种类繁多,大都是本地所产。在这些奇石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当属肉形石。近几年来,鲁山的肉形石已经被全国乃至全世界赏石爱好者所青睐。为此,鲁山县出台了《鲁山肉形石命名分类与鉴评》省级地方标准,这也是我国首部肉形石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肉形石鉴评方面的空白。
收藏奇石 传播文化
11月18日,在鲁山县振兴路附近的中国鲁山肉石博物馆里,1000多块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的肉形石让人大开眼界,而且它们拥有的纹理、肉皮各不相同,让人惊叹。穿梭在小小的博物馆内,只见有的肉形石似鸡腿,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有的肉形石看上去像一块色泽红亮的猪肘子,有肉皮、脂肪层、瘦肉层,棱角分明、质感强烈,肉皮上甚至有清晰可见的“毛孔”;有的肉形石像白肥红瘦的红烧肉,其鲜艳的色泽与原物几乎毫无二致,观之仿佛闻到肉香。除此之外,还有“生肉”“条子肉”“熟肉”等等。
今年41岁的梁鹏是这家博物馆的馆长,他从20多岁开始接触奇石。店里的石头有的是他从河道里捡的,大部分是从鲁山县四棵树乡一带的农户手中买的。“我刚开始对肉形石的价值及文化传承没有概念,只是单纯的爱好收藏,后来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奇石馆参观后,发现很多馆里珍藏的肉形石都产自鲁山,那时候便产生了要推广和保护鲁山肉形石的想法。”梁鹏说,随着收藏奇石数量的增多,为了便于同石友们交流,2015年前后,他开办了这家以收藏肉形石为主的博物馆,并经常和石友们一起带着当地的肉形石到全国各地参展,推广鲁山肉形石文化。他的《红烧礼肉》《牛腱子肉》《五花肉》《肉香扑鼻》《酱香》等肉形石作品,多次在国内奇石展上获得金奖。
“鲁山肉形石历经了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它的神韵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收藏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倍受当地群众喜爱,民间石农及奇石爱好者多达近万人。目前,鲁山县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肉形石馆。”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河南省肉形石专委会执行主任、河南省肉形石文化研究院院长蒋遂安表示。
见证历史 寓意吉祥
蒋遂安说:“鲁山肉形石主要集中在四棵树乡至沙河一带,因着床在河道泥土中的土壤及矿物质成分不同,导致肉形石色泽也不同。肉形石非常受当地群众喜爱,是不少家庭避邪、增值的首选藏品。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关于肉形石的美丽传说。”
传说在远古时期,水火二神争战,致天柱倾,破苍天于西北,引灾荒四起,民不聊生。女娲欲补天,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没用。后经高人指点,女娲率部下来到四棵树乡,取鲁山肉形石加入炼制,方才补天成功。
还有一种说法是夏代孔甲帝年间,天降一雌一雄两条巨龙。孔甲帝甚是欢喜,遂派御龙高手刘累帮忙养龙。7年后,雌龙意外身亡,刘累惧怕孔甲帝知道后追究问罪,毅然带着雄龙隐居尧山山麓(今河南省鲁山县)。历经千年沧海桑田,雄龙化身龙鳞肉石,喂龙的猪肉、鸡肉化为猪肉石、鸡肉石……
蒋遂安表示,无论传说真假,后人大都把鲁山肉形石作为镇宅之宝,在修建新房时,取一块方正好看的肉形石砌在地基之中,以保家宅平安;修堰造田时,取几块肉形石砌在堰坝之中,以求堤堰和田地不被洪水冲毁,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进入古代文明以后,肉形石文化在当地进一步提升,人们把其作为吉祥富贵之物,供于堂屋高桌之上。由此逐渐形成了家家以拥有肉形石为荣的民间风俗习惯。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鲁山肉形石的生成与火山有关。几亿年前,鲁山是火山爆发地,肉形石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演化而来的。目前,鲁山县还广泛分布有大量的温泉群。”蒋遂安表示,虽然国内出产肉形石的地方不少,例如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江西、广西、安徽等地,但是像鲁山地表出产的天然肉形石却少之又少,所以鲁山肉形石还是研究当地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的标本,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
带动周边 成为名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年来,鲁山肉形石带动了当地数千人就业。在该县四棵树乡和迷沟等地,多名农民靠出售奇石成就百万身家。鲁山肉形石还带动鲁山县玉石、根雕、古玩等其他相关边缘产业蓬勃发展。该县露峰街道叶茂社区一户人家专门加工奇石配座,订单接踵而至。
“近年来,我县加强了对肉形石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助推产业大发展,2017年,我县在城区三里河转盘东设立了专业奇石交易市场。如今,声名在外的鲁山肉形石已成为鲁山旅游业一张亮丽的名片。”鲁山县委宣传部《鲁山简报》副总编兼新闻科长王永安说。
“鲁山肉形石现在很稀缺,特别是一公斤以上的品质好、体量大的河料更是珍贵。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在水里已经捡不到肉形石了,现在大家所见到的都是以前的存货。”梁鹏说,鲁山肉形石具有进行深加工的潜质。他现在尝试把鲁山肉形石加工成挂件、手把件等艺术品,拓展鲁山肉形石加工产业链条。“我现在这个馆有点小,很多奇石都没摆出来,希望有能力建一个更好的场馆来展示鲁山肉形石的独特魅力,带动鲁山肉形石产业有更大的发展。”
崭露头角 美名远扬
10年前,鲁山肉形石在四棵树乡境内河流流域几乎随处可见,当地人称为火石,尚不受待见,但却是河北、内蒙古、广东各地藏家的“宠儿”。这些藏家非常低调,只和熟悉的卖家“点对点”单线联系。那几年,肉形石被大量低价买走,转手便卖出上万元的高价。
为了保护鲁山肉形石,实现鲁山肉形石的规范、持续发展,蒋遂安和梁鹏等奇石爱好者于2017年3月成立了隶属于河南省观赏石协会的河南省肉形石专业委员会和河南省肉形石文化研究院,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制定了《鲁山肉形石命名分类与鉴评》的河南省地方标准。
随着鲁山肉形石在观赏石行业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藏家、投资家到鲁山寻宝。鲁山县组建“中国鲁山肉形石推广中心”,走南闯北上展会,齐心协力推肉形石。还在中国“二连浩特”第四届中蒙国际奇石博览会暨中国首届肉形石博览会精品石30个金奖评选中,获得9金6银的荣誉,提高了鲁山肉形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鲁山县成立了“中国鲁山肉形石藏友俱乐部”,举行定期交流、评比、拍卖等活动。
鲁山肉形石知名度不断提升,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2018年,美国《华尔街日报》派出记者深入鲁山县采访,专题报道鲁山肉形石。德国电视一台也派出采访团赴鲁山采访。英法两国相关人员还组成石文化研究小组,到鲁山开展实地研究。
蒋遂安表示,鲁山肉形石属硅质岩石,由玉髓和石英组成。肉形石不仅纹理层次与肉很像,而且要有肉皮才算肉形石中的上品。“肉皮的形和色,已成为衡量肉形石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